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同心擘画宁波新蓝图 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0-12-25 10:33:48  点击:10167 
分享:

12月21日,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800万标准箱,再创历史新高。

  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全面总结宁波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成就,系统部署了未来五年发展战略任务,勾画出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展望“十四五”,我们要以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统领,切实将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作出的部署要求转化为担当落实的有力行动,着力形成一批现代化建设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努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新发展阶段宁波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宁波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尤其是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发有为推进各项事业,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五年来,宁波市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再出发步伐显著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显著进步,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党的全面领导显著加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谋划“十四五”,就宁波来说,首先要充分研判把握未来的发展大势。从国际形势看,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向纵深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又加速了进程,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发展前景向好,但也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就宁波情况而言,创新发展动能仍然不足,城市核心功能和枢纽地位不够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比较明显,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宁波市处于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期、城市能级提升的突破期、综合竞争优势的重塑期和治理效能的提升期,必须始终将未来的改革发展放在中央和省委对宁波的战略定位上去考量,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去审视,放在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中去谋划。

  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宁波“十四五”发展新思路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谋划宁波“十四五”发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一是坚持贯彻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有机统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要求贯穿市委《建议》始终,把中央和省委《建议》明确的重大原则、重大战略、重要政策、重要提法,在市委《建议》中认真贯彻、充分体现。同时,切实扛起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的使命担当,在市委《建议》总体要求、远景目标、阶段目标和战略重点等方面自我加压、拉高标杆,努力为全国全省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多探新路。

  二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和锐意进取谋新局相互衔接。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把近年来宁波市实施的“六争攻坚”行动、“最多跑一次”等改革举措和“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等产业规划作为一以贯之的重要工作抓手,确保抓长、长抓。同时,顺应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需求扩容、城市提能、民生改善、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再谋划一批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和数字赋能协同发力。落实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努力推动创新平台“提能造峰”,创新人才集聚裂变,创新主体扩容提质,创新生态争创一流,一体谋划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全面实施数字经济融合工程,依托宁波市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从而带动城市产业科技变革和社会治理方式变革,努力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配置效率、产出效率。

  四是坚持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互促共进。分析把握宁波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分工定位,坚持以外带内、以内促外,发挥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作用,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枢纽。重要节点,就是把国内循环的文章做足,在要素配置中占据关键环节,在供需对接中锻造关键链条,助力国内经济循环更加畅通。链接枢纽,则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构建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形成国内国际独具优势的战略通道。

  五是坚持重点突破和系统集成统筹兼顾。聚焦政府数字化转型、要素市场化配置、企业法治化运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着力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促进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乘势而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必然选择。市委《建议》用建设“七个城”的凝练表述概括了“十四五”发展的战略抓手,同时还提出了“十个更”的任务举措。这些任务举措可以重点聚焦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六个方面。

  一是提升经济体系现代化水平。对于宁波而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创新和产业两大支柱。根据中央、省委《建议》精神,涉及创新的关键词是“核心地位”,对于产业则强调“质量和效益”。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更要重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将其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着力点。一方面,要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持续集聚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增强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发挥产业的载体阵地作用,以实施“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等为主抓手,不断丰富各类应用场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加快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同时,要加快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推动创新和产业有机衔接、一体发展,全面塑造宁波经济体系新优势。

  二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既是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综合环境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转型的强劲动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浪潮的来临,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正变得日益重要。从宁波现实基础和发展需求来看,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和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是传统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布局工业互联网和科技创新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迫切要求。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共同形成系统完备、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比如,在港口建设方面,需要更加注重提升港航服务智慧化水平;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则要更加注重推进光纤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举。宁波推动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要从“巩固提升”的角度,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使之进入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大力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推进乡村产业挖潜提质增效。要让农村成为更美丽的宜居家园,实施美丽乡村“13511”工程,推动农村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布局管理进一步提档升级,建设具有江南风情、山海风貌的乡村大花园。

  四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区。都市区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向上链接城市群、经济带,向下衔接中心城市及其所辐射带动区域,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要素配置、开放辐射带动的重要载体。宁波都市区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南翼,有着接沪面海的区位优势,“十四五”时期要从强核、协同、开放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升都市区发展能级。要做强极核,着力推进全域城区化,努力提高资源统筹配置和重大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能力,加快形成“一核引领、两翼提升、三湾协同、多极支撑、全域美丽”的市域统筹发展新格局。要做实协同,全领域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主动接轨上海,唱好杭甬“双城记”,深化与周边城市合作互动。要做深开放,高标准建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深入推进“225”外贸双万亿行动,提升对外开放的平台优势、环境优势和规模优势。

  五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与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一脉相承,又根据新形势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系统完善。宁波的生态本底优良,但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约束趋紧,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仍有不少短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键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在陆海统筹治理保护、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领域重点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六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近年来,宁波成功夺得省平安金鼎,创建成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入选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迈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坚实步伐。“十四五”时期,要以争先创优的姿态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再上新台阶。要扎实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放大整体智治优势,筑牢政治安全体系,加快完善平安建设体系,夯实基层治理体系,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切实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宁波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来源:中国宁波网】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