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岳麓山红色故事集 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蔡锷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0-05-19 20:23:51  点击:12207 
分享:
作者:朱双玲
蔡锷,字松坡,湖南省邵阳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蔡锷自幼聪明,被当地誉为“神童”,10岁时就已熟读《四书》《五经》,能写出流畅文章; 15岁考入湖南时务学堂,师从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等维新派名流;17岁赴日本留学,以书生之驱立志投笔从戎,走军事救国之路,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4年学成归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编练新军,培养军事人才,秘密支持反清革命。他在广西创办陆军小学,培养出了日后大名鼎鼎的桂系军事领袖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他去云南出任新军协统,当时在讲武堂学习的朱德元帅对蔡锷特别敬佩,一直把蔡锷奉为自己的指路明灯。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为响应革命,蔡锷领导云南新军发动“重九起义”,终结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被推举为云南都督。担任都督期间,蔡锷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具有民主革命性质的改革。为了节约开支,蔡锷两次带头减薪,把自己的月薪从600元减到60元,在当时独立各省中绝无仅有。蔡锷还组建部队援川、援黔、援藏,使繁荣稳定的云南一时成为西南地区的重心;他本人也深得云南军民的拥戴。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当时已经在京任职的蔡锷发誓要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从北京几经周折返回云南,领导发动护国起义,并抱病亲任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在兵力处于劣势又得不到后援的情况下,蔡锷坚持与普通士兵同食粗粮,拖着病体到军营中鼓舞士气。使得护国军虽身处险境,但没有一个人逃跑、哗变,始终坚强团结。在护国军的影响下,全国多省纷纷响应,最终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恢复民国。蔡锷也因这一伟大功绩,被誉为“再造共和第一人”。
1916年11月,为国尽瘁的蔡锷因医治无效在日本逝世,年仅三十四岁。当时国会为此颁布了《国葬法》,1917年4月将蔡锷国葬于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上,供后人永久瞻仰和怀念。蔡锷将军也是中华民国的“国葬第一人”。
蔡锷去世以后,他奋不顾身反对帝制、捍卫民主共和,并为之英勇献身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全国各地纷纷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孙中山亲自为蔡锷扶灵,并题写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对将军一生功勋予以高度评价。
蔡锷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早期革命思想,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护国战争爆发时,正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为护国军筹募军饷,并带头捐款。当时,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青年毛泽东对蔡锷的人品、道德敬仰不已,称赞他为民国的“模范”;还在“为四万万人争人格”精神的激励下,1919年组织驱逐张敬尧的斗争,发表了《湘人为人格而战》一文。就读于宁乡玉潭学校的刘少奇,在蔡锷爱国精神鼓舞下,罢工罢课赶赴长沙,参加了蔡锷将军在岳麓山的国葬典礼,之后毅然决定弃文从军、投身革命。陈独秀在《欢迎湖南人的精神》一文中,对“蔡松坡带病亲自领着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感叹蔡锷是“何等坚忍不拔的军人”。另外,蔡锷生前编撰的《曾胡治兵语录》,还被黄埔军校作为必修教材;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也组织学习此书,可以说对国共两军都有重要影响;日本人还把《曾胡治兵语录》列为中国十大兵书之一。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梦想实现,任重道远,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这场新征程中,以蔡锷为代表的爱国、担当、团结、进步的护国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