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海淀区科学院南路的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研究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6月中旬,这家企业的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刚刚通过“直通车”模式评上正高级工程师,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职称申报,“以前没敢想的事儿,这次一步到位了。”
为什么没敢想?因为传统的职称评审制度限制多,手续也繁琐。参评者必须遵循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的顺序逐级申报。更重要的是,以往的职称评审专业还没有涵盖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没有对应我们这个行业的职称专业,就是想申报也找不到途径。”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探索实施了高端领军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模式,只要符合规定的业绩条件,他们就可直接申报正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的职称评审,实现了将原来的“爬楼梯”式的逐级晋升向“坐电梯”式的一步到位转变,探索出了一条业绩导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新路。
“直通车”评审模式打破了职称评价“一尺量”、职称论文“一刀切”、职称晋升“玻璃门”等条条框框,凡是从事工程技术研发生产的高端领军人才,只要满足曾取得重大人才表彰奖励、曾获得重要科技奖项、曾担任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突出成绩这4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不受学历、年龄、专业的限制,也不需要取得相关级别职称、任职年限,不用参加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可以直接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而且“直通车”评审模式用业绩陈述取代了论文答辩,参评者只要通过线上、线下提交能够证明自己业绩的相关资料,再参加评审即可。
“今年2月开始线上提交获奖证书、研究成果的扫描件,线上审核过了才让提交纸质版,这个阶段我只跑了一趟人力社保局,接着就答辩,然后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通过评审的通知,真是很高效。”孙剑说,取得正高级职称还有许多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公司有资质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能到高校开课讲学。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徐熙介绍,搭上“直通车”的人才队伍已有616人,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高端制造等高精尖产业领域。今后,北京将推广试点经验,将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直通车职称评价模式拓展到更大范围。
(本报记者 贺 勇)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2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