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品鉴岭南话汕头——访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朱小平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1-05-25 18:10:26  点击:12084 
分享:
本报讯报 (记者 吴东炬 报道)    由周总理建议创刊于1952年的《香港商报》,是与文汇、大公报并列港地的三大报之一。现属中联办、深圳市委宣传部主管。“品鉴岭南”为该报组织知名作家广东采风的著名品牌,已举办十二届,中国作协作家、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朱小平先生从第七届开始,每年都受邀参加,对岭南的华侨文化、历史遗存和人文风情尤感兴趣,感慨良多。
    在朱小平先生看来,每一封侨批,都蕴含着手写家书的温情和恒久不失的思念情感。他坦言,来到汕头,看到这么多饱含深情的侨批实物,瞬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感动。“这说明潮汕的华侨文化源远流长,相信这些都会激起我们广大作家探究汕头更深层文化的欲望。”他说,尘封在侨批中的那些家风故事、诚信故事、爱国故事令人动容。
   朱小平先生第一次来汕头,很快就被这里厚重的侨乡文化深深震撼。“红头船上过番客,万纸侨批万重山。纵有汪洋隔故梓,目汁渖渖洇传笺。”在参观完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汕头侨批文物馆后,朱先生在车途中写了这首小诗,以抒感悟。他说,无论是馆内陈列的侨批,还是其中关于华侨家族海外打拼故事,都是一部血泪史。看完后他觉得心情很复杂,还有一种民族自豪感。“一封薄批,几句嘱言,再加若干辛苦钱”,朱先生说,每封侨批背后的故事大都平凡而琐碎,但万千封批信汇聚到历史的长河中,便是悠长而浓烈的家国情怀。
 朱小平参观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
对汕头的最初印象从侨批中来
   初见朱小平,是在“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汕头采风活动中,眼前这位作家身材高大,眼睛有神,思维敏捷。在汕头采风的几天时间里,朱小平先生给人一种低调内敛的印象,话不多,丝毫没有架子。不过,当记者和他聊起侨乡故事,他立刻精神抖擞,滔滔不绝,让人充分感受到文学的价值和力量,感受到侨乡汕头丰富的文化和不凡的魅力。
“我对汕头的最初印象从侨批中来。”朱先生说,从去年以来,《海内与海外》杂志刊发了几期有关侨批的专题,没来汕头之前,他是通过有关写侨批的文章,了解近一个半世纪潮汕的社会变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来了汕头以后,朱先生发现真正的汕头超乎他想象。“潮汕人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信、敢于担当的勇气,跟文学作品里面描述的很吻合。”朱先生说,尽管水客的身影与批局的繁荣已成为过往,尘封在侨批里的感人往事却源远流长,侨批演绎的亲情乡情仍历历在目。
侨批的契约精神令人感动不已
之前在编发侨批专题时,蕴含其中的“契约精神”最令朱先生感动,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朱先生表示,侨批属于民间草根文献,常以家庭为单位连续书写,真实记录了汕头及海外侨居地基层人民的生活实况,像这么丰厚的题材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当中是非常罕见的。
早年,华侨先辈下南洋奋斗拼搏,将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托寄回家乡,力尽赡养父母妻儿及家族人的义务。迄至清末,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完善,因此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经由“水客”“客头”及海内外的侨批馆递送。在朱先生看来,水客或批脚大多家境贫寒,但从没发生侵吞或冒领的例证,这是侨批史上最为生动和庄严的品格。
“侨批是一种诚信的载体。”朱先生诠释道,诚以修身,信以立业,是侨批业的信条,在侨批业鼎盛的一个多世纪中,批局始终将诚信作为立业之本,也是每一位批脚所遵守的职业操守。朱先生对于水客、批脚这种契约精神,甚至为了一件没有地址的批信而终其一生“信守与寻找”的精神给予了礼赞。
华侨文化激起作家的探究欲望
从侨批文物馆的跌宕侨史,到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历史烟云,再到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的总兵府与宋井等南澳岛历史景点的如画山水,在为期5天的行程中,作家们亲身目睹并感受到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侨乡文化和自然景观,激发了他们的无限感慨和创作灵感,他们不约而同纷纷赞叹:汕头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等碰撞融合、相得益彰。
在侨批文物馆,一张张泛黄的侨批被装裱在墙上或展柜中。这些侨批中,字迹有的洒脱,有的工整;行文有的朴实动人,有的文采飞扬。每一封侨批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家国故事。朱先生看得特别仔细,边看边赞许:“这就是潮汕人的性格,就是一种胸怀和担当。”
一封写了一个大大的“难”字的侨批,写尽侨胞出洋谋生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抚今追昔,朱先生不禁感叹,今日祖国的繁盛景象,正是对这段绵延百年家国故事的最好续写。在朱先生看来,每一封侨批,都蕴含着灯光下手写家书的温情和恒久不失的思念情感。他坦言,来到汕头,看到这么多饱含深情的侨批实物,瞬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感动。“这说明潮汕的华侨文化源远流长,相信这些都会激起我们广大作家探究汕头更深层文化的欲望。”朱先生说,尘封在侨批中的那些家风故事、诚信故事、爱国故事令人动容。
擦亮城市的“红色历史”名片
汕头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宝贵而丰厚的“红色家底”,是作家取之不尽的红色题材宝库。近年来,汕头涌现出一批红色文化题材文艺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讲述红色文化故事,刮起一阵阵“红色旋风”。
作家团到南澳岛采风,参观总兵府(右3为朱小平)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汕头的红色历史更是成为采风团探寻的重点。一处处革命旧址、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本本红色资料……它们都是红色记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动人的革命故事和崇高的革命精神,为侨乡汕头积淀了丰厚的红色文化沃土。连日来,采风团的作家们饶有兴致地走进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红场公园、英雄石洞等极具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地标,围绕“红色历史”展开讨论,分享了他们对汕头的观察和感受。
朱先生眼中的汕头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他认为,在中国的革命现代化发展中,华侨做出巨大贡献。“汕头是一片红色热土,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里发生过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朱先生坦言,这是他们取之不尽的题材宝库。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某一个人物在某一段时间发生的事,都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素材,关键在于如何去挖掘,如何进行再创作。
对作家来说,通过深入研究红色革命历史,挖掘著名历史事件、革命人物背后的故事细节,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真实内容,通过艺术,把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到人们心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朱先生说,岁月流逝,信仰的力量却在人们的心中历久弥坚。
朱小平接受汕头电台音乐广播及汕头橄榄台APP实时音视频同步直播釆访
用手中的笔讲述侨乡多彩文化
采访中记者获悉,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朱先生笔耕不辍,为海内外报纸撰写了大量文史专栏文章,他嗜好清史,爬梳史料,厚积腹笥;注重溯本清源,形成独立见解。几天采风下来,朱先生连连感叹,一个多世纪以来,潮汕华侨华人经常往返家乡,人流、物流、信息流在家乡与侨居国之间架设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也让今日的汕头充满了侨乡文化底蕴。
“这次考察之后,我会用手中的笔,将所见所闻告诉更多的读者,更好地推广侨乡文化。”朱先生表示,他以前对汕头不太了解,这次的实地考察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汕头魅力。
写诗词是朱先生兴趣爱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研究古诗词是他人生的一大享受。从朱先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对古诗词的平仄、格律有着严格的要求。最近,正是汕头市花金凤花开花时节。朱先生听团友介绍,绚丽的金凤花海成为初夏鮀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远远望去像一只只正在飞舞的蝴蝶,他甚为向往。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太紧,朱先生未能前往“打卡”,他在回程途中写下一首诗:“树树葱茏不是花,夕阳万抹认成霞。涛声云影风吹散,只好来年看不赊。”我们也期待着朱先生再次来汕头采风,相聚金凤花下。
〔人物名片〕  朱小平: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十二届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特邀委员。北京市西城区作协副主席、文史学会副会长。出版有散文随笔集《象蜀锦一样绚烂》《燕京感旧录》《京城百艺》《无双毕竟是家山》《多少楼台烟雨中》《燕台旧墨》《听雨楼随笔》《文化名人大写意》,长篇纪实《谁该向中国忏悔——抗战胜利反思录》《军统内幕:黑暗年代的黑历史》《从军统到保密局》,人物传记《张大千》《蒋氏家族全传》《鬼才范曾》《我所知道的顾城》,文史随笔集《历史脸谱——晚清民国风云人物》《清朝,被遗忘的那些事》及《朱小平诗词集》等近30部。
                 
责编:  吴东炬  审核: 刘印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