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冒蕞 摄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接受香港商报专访,围绕长沙市深化与大湾区合作、以创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话题回答了提问。
记者:长沙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领头雁,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与大湾区有广泛的合作空间,未来将以怎样的形式深化双方的合作?
郑建新市长:湖南是接受大湾区辐射的前沿阵地,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一带一路”中心城市、“一带一部”首位城市,更是当之无愧的“排头兵”。近年来,长沙积极对接大湾区,主动深化合作交流。比如,我们已出台“关于落实《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意见”,与广州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岳麓山大科城建立了粤港澳科创产业园、成立了香港城市大学(长沙)创新中心等。与大湾区开展全方位合作,是一片“蓝海”,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湖南湘江新区等战略平台,加快打造内陆城市与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重点推进五大合作:
一是基础设施连通畅通。加快航空、铁路、港口、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紧密连接,推动中欧班列(长沙)向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延伸,积极开展公铁水多式联运,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3-5小时便捷通达圈。
二是重点产业共进共荣。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完善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5G等产业链建设,加快打造工程机械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三是科技创新协同协作。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大力开展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拓宽与粤港澳地区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及科技孵化器的合作渠道,吸引更多科创资源和人才落户长沙,推动更多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地。
四是改革开放拓深拓展。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对标广东自贸区加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建设,依托香港、澳门地区推动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五是城市建管互鉴互促。积极学习借鉴香港、广州、深圳等地先进经验,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城市有机更新等领域的创新举措,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的交流合作,助推“精美长沙”建设,推动城市高品质、高质量发展。
记者:近期,中国政府网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部分创新举措,通报了全国7座城市的创新举措,长沙再次入列。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长沙的创新力、创新颜值有何特点?
郑建新市长: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长沙持续推进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等专项行动,全力打造中部标杆、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2020年长沙营商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9、中部第1,再次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长沙坚持以最强执行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聚焦效能提速,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全面推广“一件事一次办”和“综合窗”改革,高频政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建成,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36-38个工作日,84%以上企业实现“不见面”登记。二是聚焦成本降低,让企业发展更有动力。去年全市共办理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事项38.7万件,惠及企业17.95万家。三是聚焦权益保护,让企业经营更觉安心。完善政企常态化联系机制,建立健全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设立破产费用专项基金,开展招投标专项治理,事权清单公开率达到100%,行政许可公示率100%,行政处罚公示率97%,维护了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四是聚焦政策落地,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开展“新官不理旧账”专项整治,推进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除少数有争议的外实现全部清零。创办长沙经理进修学院,培训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1500余人,实现政企沟通零距离。
下一步,长沙将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工程2021年行动,持续提升科技颜值、创新颜值。一是打造数字政府。全面完善升级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我的长沙”APP、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三大政务服务载体功能,加快政务数据、办事平台实现融通共享。二是提高监管效能。深化综合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提高监管覆盖率,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三是主动服务企业。设立“长沙企业家日”,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打造“倾力支持、立说立行、精心呵护”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争创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四是推进区域协同。加快推进“跨域通办、跨市联办、全程网办、一次办成”,助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创新探索自贸区长沙片区与岳阳、郴州片区协作通关一体化模式,为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向大会提出“支持长株潭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全团建议。在长株潭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长沙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郑建新市长:近年来,长沙紧紧围绕“三区一极”战略定位,扎实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0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0%;创新能力居78个国家创新型城市第8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长沙高新区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实力居第11位,长沙在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在持续增强。
后段,长沙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特别是对标“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携手株洲、湘潭两市共建共创,着力构建创新生态、吸纳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平台、壮大科创产业,当好长株潭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领头雁、排头兵。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协同谋划科技创新发展。与株洲、湘潭一道,共同打造湘江西岸(湘江湾)科创走廊,探索以现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基础,促进三市在科技创新平台打造、技术攻关、成果运用、产业布局等方面携手共进。
二是合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轮驱动”,大力构建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生态,让创新成为长株潭城市群最鲜明的特色。比如,设立跨区域的科技创新风险补偿基金、试点“知识价值融资贷款”、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等等。同时,更好地优化创新服务,激发长株潭三市科学家、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创业的源泉喷涌而出。
三是发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和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创新引领作用。对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而言,重点是支持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粤港澳科创产业园建设,积极对接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引入一批标志性创新平台,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创策源地。对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而言,重点是实施“文化+科技”战略,深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5G通讯与超高清、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应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V谷”。
四是共同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揭榜挂帅”计划,推动在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实现协同攻关。重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应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智能装备、智慧工厂、智能网联汽车等方面示范引领长株潭发展。
香港商报记者(赵启东 唐学伟 文新征)
编辑 陆锡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