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宁波: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1-01-12 10:52:17  点击:10382 
分享:


本报记者 张益波 通迅员 李华 综合报道

布局“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前不久,宁波市委发布“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提出,到2035年,宁波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全面建设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

GDP突破万亿元大关,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居全国城市第1位,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1位和第3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第1位……“十三五”期间,宁波在大战大考中交出高分答卷。

围绕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总体要求,“十四五”时期,宁波将推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民生幸福标杆城市“七个城”建设。到2025年,宁波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要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6%,形成一批现代化建设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努力在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一)打造三大科创高地 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

制造业是宁波的强市之基,创新是宁波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十三五”期间,产业链创新链良好互动,为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

项目争速、产业争先、科技争投、城乡争优、服务争效、党建争强……2018年以来,宁波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为产业再造和创新发展打下“强心剂”。

2019年,宁波大手笔启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到2025年,宁波将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4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宁波产业发展的“路线图”。

一份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高分答卷,书写在四明大地上。“十三五”期间,宁波高质量完成制造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任务,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总量规模稳居全省第一,并跻身全国城市前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稳定在43%以上。“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中,4个集群列入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培育计划。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累计达51家,居国内城市首位。2016~2019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6.1%。

高起点布局未来。“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化“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和“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推进产业集群提效、产业动能提升、产业平台提质、产业治理提速,加快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海洋强市、数字宁波建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基本实现“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并力争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城和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基本建成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同时,宁波将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初步建成,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科创中心。

(二)文明、美丽、宜居 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

2020年11月10日,宁波以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二的成绩,高分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同月,宁波第11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并荣获了“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第一名。这是对“十三五”期间宁波城市文明和民生幸福感的一次检阅。

密织民生“托底网”,推进城市文明顶层设计。2017年,宁波把控烟条款写入《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2018年,出台全省首部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性法规——《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2019年,在全省率先把“驾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头盔”写入地方法规……

当前,宁波市居民期望寿命达到81.66岁,比2010年增长了2.23岁;全市注册志愿者214万余人,志愿服务指数位居全国第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分别达到97.5%、98.1%;打造“无证件(证明)办事之城”,让“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95.0%、满意率97.8%。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市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初步建设成为更具魅力的文化强市。

建设全域美丽宜居品质城市,城市核心区与东钱湖、东部滨海区域快速路网更为畅通,基本形成“拥江、揽湖、滨海”城市空间格局。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纵深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基本形成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三) 对标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打好港口和开放两张牌,是宁波唱好“双城记”、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重要基础。

从“宁波—舟山港”到“宁波舟山港”,“十三五”期间,港口迎来跨越式发展。2016年至2019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从9.2亿吨增长至11.2亿吨;年集装箱吞吐量从2156万标准箱增长至2753.5万标准箱。

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一带一路”综试区获批、举办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启动建设、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获批……“十三五”期间,宁波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19年,宁波市委、市政府部署了“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吹响了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的号角。按照目标,到2025年,宁波进口额、出口额分别达到1万亿元;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能源及大宗商品进口分别达到5000亿元;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服务贸易、优质商品进口、转口贸易分别达到2000亿元。据宁波海关统计,2019年宁波市进出口总额达到9170.3亿元,其中出口跻身全国第五城。

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十四五”时期,宁波将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进投资放量提效、消费扩容提质和内贸外贸一体化发展。

“十四五”时期,宁波将力求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取得突破,高水平交通强市初步建成,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出成果出经验出形象,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地位确立。全面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杭绍甬一体化和宁波都市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消费基础性作用突出,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225”外贸双万亿行动目标基本实现,初步成为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链接枢纽。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