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12月17日)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慈城东门村发现一处延续五千年的聚落,出土广富林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填补了宁绍地区文化序列上这一时段的空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鎏金铜带钩和汉晋时期水井群也比较罕见。
东门村遗址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东门村旧址,遗址北部和东部原本临近小山丘,大体处于C形山岙内,海拔约2.6米,分布面积约18000平方米。
2020年7月至11月,为配合慈城古县城迎春路区块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宁波市江北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江北区文物管理所、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在遗址西部开展了1500平方米的抢救性考古发掘。
遗址堆积北高南低,呈缓坡状,深度2.5-3米,年代可划分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商周、春秋战国、汉晋、唐宋和明清9个时段,主体遗存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
发掘过程中共清理各时期房址、灰坑、灰沟、灶、烧土堆、水井、栅栏、柱坑、木桩群等遗迹现象179处。出土陶、瓷、石、玉、铜、木、骨器等完整或可修复文物标本近600件。
以往宁绍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和青铜时代较早阶段遗存发现甚少,而东门村遗址出土了丰富且典型的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遗存,大大填补了这两个阶段的材料,可以完善宁波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同时,也说明宁绍平原和环太湖区域从文化分野逐渐走向文化融合。
广富林文化木构护岸。
广富林文化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目前江、浙、沪已发掘的广富林文化遗址不到十处。宁绍平原以往只有慈城小东门遗址有零星发现。
专家介绍,出土的春秋战国遗物有青铜兵器和饰品,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件鎏金铜带钩,钩面有多道凸脊,通体鎏金,在浙江地区较为罕见。该期遗存相当于越文化阶段,鎏金铜带钩的发现,说明这一时期聚落等级较高。
遗存中还发现了汉晋时期的水井。水井群类型丰富,按井壁材质分为砖、石和土圹三类。保存完好,较为罕见。为了解宁波先民造井技术和用水历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此外,该遗址发现的马桥文化二次搬运形成的烧土堆、铜渣、表面有铜绿的石棒及铜器足等疑似与铸铜相关遗存,为探究该时期手工业遗存提供了线索。
专家认为,东门村遗址自河姆渡文化四期至明清,几无间断,延续五千余年,为探究聚落空间形态变迁等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作为句章故城和慈城古城邻近聚落,为了解城市和周边聚落布局情况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东门村遗址出土遗存之丰富、文化序列之完整,在浙江地区较为少见。为践行文物保护“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和增加慈城古城的文化魅力,经与建设方协商,计划将遗址已发掘的核心区域进行原址回填保护,建设小型遗址公园,并将保存较好的六朝砖井作原址展示。结合复原模型、图文介绍标志等宣传展示重要遗存,合理利用考古资源,让公众共享考古成果。
东门村遗址的发现为慈城的文化旅游品牌添加了又一项重要的文化元素,彰显了慈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增添了慈城的文化魅力。
【来源: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