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宁波交上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分答卷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0-12-11 14:09:54  点击:10485 
分享:

      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迎来开局之际,宁波交上了一份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分答卷。

  昨天上午,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推出宁波专场,全面展示宁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自从党中央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以来,宁波历届市委、市政府动员全市上下接力拼搏奋斗,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为宁波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五大领域齐发力全面小康展现新气象

  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求的是高水平、新气象。自从党中央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以来,宁波坚持“一盘棋”思想,将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延伸到经济发展、城乡融合、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和民生改善五大领域,实现了全面、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去年宁波市GDP接近1.2万亿元,2016年以来年均增长7.2%;人均GDP14.3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地区水平。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07.4万户。

  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目前,宁波中心城区面积已经从2462平方公里扩大到3730平方公里;乡村面貌美丽蝶变,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672公里,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

  生态环境建设有了新改善。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2015年的82.7%提高至今年10月底的92.5%、居全国前十;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93.8%,比2015年提高27.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去年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1331亿美元,占全国的3.46%,自营出口额跃居全国城市第5位。

  群众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去年,宁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6982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第1位。恩格尔系数降至27.9%,人均期望寿命达81.7岁,两项指标均优于全国水平。

  五大强化促提升全面小康凸显高质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年来,无论是宁波人,还是来宁波的游客,都对宁波在经济发展、城乡面貌、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和幸福指数等方面的改善和提升交口称赞。回顾“十三五”以来宁波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走过的路程和取得的成绩,最关键的一条经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六争攻坚”行动,加快高质量发展。

  强化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近年来,宁波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推进绿色石化、汽车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9家,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去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2%,宁波舟山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1位和第3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35亿元,居全省首位。

  强化统筹联动、协调发展。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机制,高水平推进前湾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南湾新区、东钱湖区域和东部新城、南部新城等区块开发建设,建成投运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三门湾大桥、栎社机场三期等项目。完善乡村振兴规划和政策体系,深化涉农领域改革,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四明山等相对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等成效明显。

  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努力让绿色成为宁波城市幸福底色。编制生态修复等专项规划,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建设节约型城市。

  强化改革攻坚、开放发展。着力发挥开放先行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全省“四大建设”,获批建设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全面推进“225”外贸双万亿行动,去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口单量和交易额居全国城市首位,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47个。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工作取得扎实成效。2018年以来共推进了174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全覆盖、“跑零次”可办事项达到99%;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45万元,居全省第一。

  强化民生为本、共享发展。着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05万人,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8%和99.4%,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每千人的医疗床位数、卫技人员数达7.1张、12.2人,比2015年增加1.6张、2.6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2015年分别下降95.4%、82.4%。

  收官不收兵当好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全宁波市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30天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49天内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高效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经济运行实现“二季红、半年稳、三季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完成全年和“十三五”目标任务打下了扎实基础。

  下一阶段,宁波市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要求,以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为新起点,拉高标杆、争先创优,书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新篇章,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奋力走在全省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列。

  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宁波将坚持系统联动,把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纳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总体布局,培育壮大一批单项冠军企业集群。突出市场导向,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和工作统筹推进机制,引导广大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打造形成数量众多、质量领先的单项冠军后备梯队。强化要素保障,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企业等给予精准支持和优先保障,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优化产业生态,提高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宁波将构建平台创新机制,聚焦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策源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壮大产业技术研究院队伍。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和进口替代,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构建创新主体培育机制,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开展百家科创平台服务万家企业、“百日百场”院企对接等活动。

  把握宁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功能定位,聚焦“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努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推进全市域融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以清单式、项目化的方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夯实大平台支撑,高起点建设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甬江科创大走廊等重大平台;围绕推进杭绍甬一体化,积极推进甬舟合作区、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等重点合作区块建设。抓好项目化推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科创项目、交通项目等合作共建;做优科技创新动能,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多领域合作,以一体化推动共建共享,深化人才引进、教育文化、健康医疗、养老社保等跨区域合作。

  宁波市还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迭代升级,在去年出台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10+N”营商环境便利化系列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出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特别是围绕营商环境主要评价指标领域,在不动产登记、企业注销、办理建筑许可、纳税、办理破产等方面开展便利化专项行动方案,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可落地的政策体系。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3.0版”,争创口碑一流的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和法治环境,营造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各类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此外,宁波市还将“输血”“造血”“活血”并重,进一步做好对口扶贫协作工作。抓好项目资金支持、产业投资合作和就业消费协作。出台支持企业参与对口扶贫协作地区产业合作的政策办法,制定促进转移就业特惠政策,拓展消费协作,采取线上线下联动、展销直销互动等方式,帮助对口扶贫协作地区销售农特产品,组织宁波职工到对口扶贫协作地区疗休养,进一步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

【来源:中国宁波网】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