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很多人到中国办婚礼”

来源: 海外网   日期:2019-09-11 00:00:00  点击:7712 
分享:

利拉·马尼·鲍德尔近照。  海外网 付勇超摄

“你好!欢迎你们来!”尼泊尔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走进使馆会客室,一面用中文打招呼,一面与海外网“我在中国当大使”采访团队的每个成员一一握手。

气质儒雅、温和亲切,是鲍德尔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这位学者气息浓厚的大使透露,他在中国的闲暇时光一般都用来学习。对鲍德尔的采访,就从他喜欢的中国书籍开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必读书

早在大学时期,鲍德尔就已经通过书籍开始认识中国,“那时我读了很多有关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运动的书”。书中可歌可泣的中国革命史,激发了鲍德尔实地看一看的浓厚兴趣。来华工作后,鲍德尔探访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我被革命烈士们英勇为国献身的故事深深感动了。”

在中国担任大使的3年多时间里,通过阅读中国书籍,鲍德尔对中国的认识从历史走近现实。要说分量最重的一本书,鲍德尔首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鲍德尔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翻译为尼泊尔语出版,并成了很多尼泊尔人的“必读书目”。尼泊尔人渴望从中学习中国脱贫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验,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预期和展望。

谈起最近的阅读兴趣,鲍德尔说,全球闻名的一批中国企业家的故事让他着迷。“任正非、马云、马化腾……虽然他们每个人的奋斗经历、人生际遇各不相同,但每个人的故事都令人动容。”鲍德尔说,“我用他们的故事鼓励尼泊尔年轻人,让他们也追求自己的梦想,成为伟大的企业家,造福社会,推动尼泊尔发展。”

20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鲍德尔不仅从书籍里阅读中国,也从旅途中发现中国。从1999年第一次来中国,到2003年任职尼泊尔驻拉萨总领事馆,再到2016年出任尼泊尔驻华大使至今,鲍德尔在20年时间里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作为西藏发展的见证者,鲍德尔深知西藏取得如此发展成就十分不易。鲍德尔表示,西藏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无论发展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中国都能克服困难,打破壁垒,推动发展,促进社会转型。“这就是我从西藏看到的中国精神。”

鲍德尔的这种感受,同样是很多尼泊尔人的切身体会。这些年,鲍德尔经常听到来华的尼泊尔朋友感叹中国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创造的奇迹,“中国与我们想象中的太不一样了!”

鲍德尔表示,作为中国真诚、友好的故交,尼泊尔人民对于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与有荣焉,希望未来两国能够发掘更多经济合作的机会。

鲍德尔举例说,在清洁能源方面,尼泊尔政府已将其列入优先发展范畴,而一些中国企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尼泊尔希望能够与这些中国企业通力合作。在观光旅游方面,由于中国游客数量大涨,带动了尼泊尔酒店业迅猛发展,未来欢迎更多中国游客到访尼泊尔。在农业生产方面,尼泊尔虽然超过一半人口务农,但总体效率不高,农产品依旧依赖进口;中国农业生产效率高,不仅解决了近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对缓解世界饥荒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尼泊尔希望学习引进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传统医药方面,中医药闻名世界,尼泊尔也有上千种传统药剂和草药,尼中两国可以在传统医药现代化方面加强合作,开发出副作用更小、成本更低、药效更为显著的药品。

尼泊尔掀起“中文热”

除了加强经济合作之外,鲍德尔对尼中关系的未来有更多期待。“现在正是促进尼中关系发展的最好时机。”鲍德尔表示,尤其是2015年尼泊尔大地震后,中国政府和许多民间组织迅速反应,为尼泊尔提供了专业有效的帮助。不论是医疗救助还是灾后重建,中国的鼎力支持都对尼泊尔意义重大,尼泊尔人民对中国心存感激。

鲍德尔表示,随着尼泊尔对中国亲近感不断加深,每年有成千上万尼泊尔人学习中文,超过4000名尼泊尔学生在尼泊尔的孔子学院学习中文,还有不少尼泊尔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文。鲍德尔本人也在千方百计腾出时间系统学习中文。由于并不满足于只能用中文聊美食、聊地名的日常对话水平,还想和中国朋友进行更多专业层面的交流,尽管大使工作十分繁忙,鲍德尔也尽可能保证在午休时间学习中文。

尼泊尔“中文热”背后,是更深层次的“中国热”。鲍德尔表示,如今有很多尼泊尔人到中国旅游、学习和举办婚礼,共同见证人生的重要时刻,这已经成为不少尼泊尔人的美好憧憬。

在采访的最后,鲍德尔再次表达了对尼中友好的愿景:“我们要延续两国悠久的交往历史,促进两国之间互联互通,不断创新两国之间的交流方式,挖掘两国关系中新的可能性。”(海外网 吴正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9月11日   第 11 版)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