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促进交流互鉴 凝聚文明共识

来源: 海外网   日期:2019-05-16 00:00:00  点击:7007 
分享:

5月15日下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6场平行分论坛——“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围绕丰富多彩的议题,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嘉宾分享观点,交流经验,碰撞思想火花,在交流互鉴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形成了更多的共识。

“我们齐聚一堂,就是要向中国学习”

——“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行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严  瑜

“中国是怎么做到的?”近距离观察中国40多年来的发展后,泰中友好协会主席、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提出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平行分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筹委会主任黄坤明出席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黄坤明表示,中国始终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在拥抱世界融入世界中造福世界,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大大深化了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

“今天,我们来自各国的外国朋友齐聚一堂,就是要向中国学习。”功·塔帕朗西在聆听完主旨演讲后这样说。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认为,保持和发展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对维护和加强亚洲地区的和平,增进友谊,促进互利合作,意义重大。

在“共享文明智慧共建美丽亚洲”的分论坛主题之下,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政治文明的亚洲智慧”、“造福人民的亚洲方案”等议题,展开对话和研讨。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各方代表面对面交流治国理政经验,为亚洲国家消除彼此误解,实现发展政策对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这种对话、沟通以及经验分享都能够帮助我们。”阿富汗总统高级顾问法泽尔表示。

此外,与会嘉宾还共同见证了《中国关键词:治国理政篇》多语种图书的首发式。该书简明、清晰、准确地阐释中国发展道路,解读中国理念和中国政策,为增进中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提供有益参考。分论坛上还发布了《亚洲主要文明相互认知度调查》和《亚洲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评估》两份研究报告。

此分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承办,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名嘉宾出席。

“文化旅游可以消除壁垒建立互信互爱”

——“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平行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李志伟  颜欢

“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2018年,中国国内居民出境超过1.6亿人次,入境游客超过1.4亿人次,这是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的这些表述,成为文化旅游与人民交往分论坛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认为,旅游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泰中两国的文化旅游交流非常成功。旅游业收入占泰国经济总量的28%,中国游客做出了重要贡献。

柬埔寨旅游大臣唐坤表示,近些年中国赴柬游客数量高速增长,2019年是中柬文化旅游年,相信将成为促进两国人文交流的主要驱动力,并为构建柬中命运共同体发挥更重要作用。他希望,“柬中团结合作、民间交往越来越强,共建命运共同体精神长存。”

尼泊尔学院院长耿伽·乌普莱蒂指出,旅游是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最实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国与尼泊尔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心意相通,“我们应深化产业合作、加强文旅创新,充分挖掘两国人文、自然的价值,共同开发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只有加强文化交流才能真正促进民心相通,民众间的情谊才更经得起考验”,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长波显坎·冯达拉认为,文化与旅游的力量可以消除壁垒、建立互信互爱,旅游是加强文化合作的最直接手段,是人与人交往、国与国合作最好的桥梁之一,可以将不同文明联结在一起。

“近年来,中国与亚洲各国文化和旅游交流蓬勃发展,‘欢乐春节’‘美丽中国’‘相约北京’等文化和旅游品牌活动,已成为亚洲各国分享文化发展成果、展示旅游产品精粹的重要平台。”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未来,中国愿同各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持续发展,为亚洲文明在新时代的传承贡献力量。

“以全球视野挖掘亚洲文明价值内涵”

——“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平行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叶晓楠

“亚洲的贡献是如此大,比如说造纸、印刷术,这是源自中国的;还有印度发明的数字‘0’,这都是对人类思想的出色贡献。”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全球影响力”平行分论坛上,印度演员、导演阿米尔·汗认为,这些贡献都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论坛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多名中外代表,围绕“亚洲价值、全球共享”的主题,交流分享了亚洲文明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共同探讨亚洲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新使命新作为。

20年来,法国中国研究和传播中心创始人、主席皮埃尔·皮卡尔在中国大约进行了50次旅行,中国是一个他热爱的美丽国家,“就像来到家一样”。在他看来,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更好地展现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文化,将之介绍给西方观众。

英国广播公司执行副总裁(全球市场)保罗·德姆普西多次来中国,每次回英国,他都会带去关于中国的很多故事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我到中国的次数越多,想要了解的就越多”。

美国华特迪士尼与中国合拍动画片《安玲与史迪奇》编剧、制片人马克·汉德勒介绍了这部以黄山为背景制作的动画片。“我们拍了很多次黄山,每一次都不虚此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见到当地村民时,总能受到热情款待。这让他有了灵感,以当地山村女孩为原型创作了故事角色,从而创造了一个以黄山为背景的友谊故事。“这样的故事,触及观众心灵,把想要表达的文化价值观自然地传递到人们心中”。

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主席陈道明表示,我们过去了解世界,更多地是通过书本、图片、音乐、美术等,但最鲜活的方式还有电影、电视,让我们不用远行就能了解世界,了解各种文化,所以应该更加重视电影等方式,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当下的时代提供了引领我们走向相互包容、共同生存的前提和可能,不同文化都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菲律宾总统府新闻部部长马丁·安达纳尔认为,我们不应该陷入狭隘的地方主义,也不应该缺乏想象力。

“要以全球视野深入挖掘亚洲文明的价值内涵,以现代科技推动亚洲文明的创新发展,以携手并肩讲好亚洲文明的时代故事,为亚洲文明的发展进步不断注入正能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在主旨演讲中这样表示。

论坛期间,国家广电总局分别与阿根廷公共传媒管理总局签署了《影视节目互播授权合作协议》,与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与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签署了《关于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论坛上还发布了即将推出的20部中外电视合作合拍优秀作品。

“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

——“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平行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李应齐  曲  颂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友谊地久天长,友谊万岁”……在51名中外留学生的合唱声中,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开始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亚洲文明的丰富渊源与世界贡献、开放包容与交流互鉴、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等话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为亚洲地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亚洲共同遗产和价值观提供重要机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记忆对话部门主任穆萨·雷表示,当今世界面临许多挑战,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多个层面鼓励沟通与交流,是一次搭建桥梁的重要会议。

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知名汉学家安乐哲认为,对文明的最好维护,是认识它、了解它。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不同文明搭建了展示与沟通的大平台,有助于维护文明多样性。安乐哲强调,“中国文化尊重并倡导‘和而不同’、重视合作,在当前全球面临共同挑战的背景下,这一精神特质十分珍贵。”

古丝绸之路上,琵琶、二胡等乐器曾十分盛行。长期研究亚洲传统音乐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让·杜陵认为,“正是文明的沟通与交流,才让我们欣赏到世界各地丰富和美妙的音乐。”

黎巴嫩—中国友好联合会主席马斯欧德·达希尔认为,古丝绸之路增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更是文化上的沟通交流,“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好”。

马来西亚道理书院院长王琛发认为,秉持开放和欣赏的态度是重振文明交流的内在生命力。各个国家、各种文明看到对方如何欣赏自己,自然会产生深入了解对方的兴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打破文化壁垒和经济保护主义。

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从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的视角“多看”“多思”,在促进亚洲文明对话的进程中“多做”“多行”,做实人文对话,做深教育对话,做细心灵对话,做好精神对话,让亚洲文明之水流得更远。

“青年要加强交往,为亚洲文明作贡献”

——“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平行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刘少华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说过,‘我们与中国为邻2000多年,却从未被他们征服过。但是1509年欧洲人来之后,仅仅两年就征服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青年和体育部副部长沈志强感慨,“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尽管非常强大,却热爱和平。”

“在B站播放量最高的一段视频,是用中国传统乐器古筝演奏的外国流行歌曲,总播放量超过了2000万。”哔哩哔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最终评论弹幕80多万条,很多外国网友纷纷感叹,“这种跨文化的交融很和谐”,“我在中途几乎忘记了呼吸”。而在B站上,与亚洲文化元素相关的视频非常丰富。

“年轻一代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接受着来自全世界的思想与想法,不同国家、民族的青年人正越来越多聚到一起,带着对其他社会和文化的开放心态,塑造着一种全新的青年文化。”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傅海燕表示。

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传承与发扬的青年责任”平行分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13个亚洲国家的青年机构和青年组织、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的负责人,以及亚洲各国文化、经济、学术、媒体、公益等领域的中外优秀青年代表近300人参加会议。青年分论坛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主办。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在致辞中指出,青年传承和发扬亚洲文明的责任担当古已有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亚洲青年要求同存异,做亚洲和平文化的践行者;要开放合作,做亚洲共同发展的推动者;要互学互鉴,做亚洲文明振兴的贡献者。

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青年团外事局主席江格兹汗·根格尔认为,青年在当今世界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开拓创新精神和传统价值相结合,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建议青年人之间要加强交往,为亚洲文明做出更多贡献。

印度青年领袖联合会主席苏万建议,要赋予年轻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方式去引领世界发展,更好保护和发扬文明文化和传统。

“我们正在参与构建一个深刻历史进程”

——“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平行分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叶  子

“我想,对于全球化的害怕和担心,不应该造成文化的隔绝与孤立,减少文明的交流与互动。相反,我们应该实施战略性计划,来加强互相理解、加强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平行分论坛上,亚洲合作对话秘书长班迪·林沙军这样说道。

班迪·林沙军介绍,就在两周之前,亚洲合作对话在多哈召开部长级会议,与会各国官员都赞同要加强成员国间的文化合作、鼓励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这种对文明交流互鉴的赞同与倡导得到了在场国际组织代表、政府官员、智库机构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的一致认同。

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彼得·弗兰克潘教授著有《丝绸之路》一书,他认为,只有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才能够学会宽容、开放和兼容并蓄,正如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所显示的,它不仅仅是贸易和物品的交流通道,也是帮助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上发生的交流与交往,在今天得到了新形式的延续。

“丝绸之路成为进行跨文明交流对话的一个最重要的渠道。”阿塞拜疆国家科学院院长、院士阿里扎德·阿基夫·阿加梅赫迪·奥格鲁同样赞赏“一带一路”为文明交往所做的贡献,他认为“光明来自东方”,而且中国文明的历史经验对所有亚洲国家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正在共同参与构建一个深刻的历史进程,也许我们应该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地看待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鲁卡·马里安·斯卡兰提诺博士从哲学角度分享了他的见解,“世界变得愈加复杂,这要求更加充分的理解。实现文化之间更多的交流、更好的理解,是目前哲学界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大木康教授引用“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中国古话,来强调亚洲文明中互相学习交流的重要性。他表示,将会坚持把更多中国文献介绍给日本人,促进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乌兰巴托大学校长桑加·白嘎力赛罕介绍了许多文明交流的合作成果,例如,从2008年起,乌兰巴托大学与中国呼和浩特的相关机构共同出版了近30部与蒙古文化传统相关的专著和文章,还与中俄一些研究机构进行联合调研、翻译文学经典……“我相信这些研究会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亚洲文明的对话”。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还就各国智库深入交流合作、共同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出3点倡议,希望建立更密切的智库伙伴关系、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致力于改善国际舆论环境,让亚洲文明的明天精彩可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16日   第 06 版)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