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绿色,是“一带一路”的底色

来源: 海外网-中国论坛网   日期:2019-04-22 00:00:00  点击:7143 
分享:
绿色“一带一路”的政策框架正在由粗到细,由虚到实,理念原则逐渐向具体政策转化,并向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和标准发展。

129596559_14942967323811n.jpg

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项目 图源:新华网

【编者按】

经过近6年的不懈努力,“一带一路”已完成了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阶段,转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面推进阶段。站在新起点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未来努力方向。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海外网—中国论坛网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起点与新机遇”为主题推出系列解读文章,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大框架下如何丰富合作理念、明确合作重点、加强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

在4月19日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谈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着力点时,尤其强调“让绿色环保成为基本底色”。

近6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始终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一带一路”政策框架已渐趋完善,绿色金融对于“一带一路”的贡献更是日益凸显。

绿色金融成为绿色“一带一路”有机组成部分

6年来,中国政府的绿色“一带一路”政策框架不断完善。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共同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首次全面阐释“一带一路”倡议和实施方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提出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具体倡议,环保部联合外交部、发改委和商务部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环保部还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此外,多个部委在涉及“一带一路”投资、贸易、产能合作的各项文件中阐明融会贯通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以制度的形式搭建绿色平台、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地方优势、促进合作交流。可以看到,绿色“一带一路”的政策框架正在由粗到细,由虚到实,理念原则逐渐向具体政策转化,并向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和标准发展。

绿色金融是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手段。2016年8月,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并且正成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手段。《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绿色投资、绿色贸易和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服务于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总体目标”,提出“加强对外投资的环境管理,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主要任务。多个省市自治区将绿色金融纳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计划。新疆、陕西、浙江、北京、澳门特别行政区等地先后在2017-2018年间出台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从中央到地方,绿色金融正在成为各类主体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绿色金融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

绿色“一带一路”是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载体和平台,其核心是绿色金融的标准对接,既包括与国际通行标准的对接,也包括与东道国标准的对接。



12.png

在与国际通行标准对接方面,2012年银监会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鼓励银行采用相关国际惯例或国际准则,或在实质上与其保持一致。《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绩效标准》(IFCPS)是发达国家广泛认可的国际标准,被所有多边发展银行和经合组织国家所采纳。比较中国的《绿色信贷指引》和国际金融公司的标准,可以发现两个文件高度相似,仅在信息披露和合规重点上存在差异。(表1)

实践中,双方标准的趋同性在不断增强。例如,针对《绿色信贷指引》信息披露不足问题,《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中方参与的对外投资项目中强化环境社会风险管理,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目前,中国已有21家主要银行接受了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实践,绿色金融项目约占这些银行信贷项目的10%左右,仅有少数先进国家绿色金融项目能够达到约为20%。此外,两家中资银行采纳了赤道原则(EPs),三家银行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五家基金加入了联合国支持的负责任投资原则(UNPRI),完全按照国际标准运行。

国际金融公司发起成立的“可持续金融网络”2017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在可持续金融领域发挥着领导力,在全球层面,中国将绿色金融纳入G20议程,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的绿色发展决心和不断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和监管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

为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银行的合作,为中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国家银行创造更好的合作条件、提供更好的合作保障,银监会已与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监管当局签订了监管合作备忘录。许多中资银行积极践行绿色金融理念,发展绿色信贷、发行绿色债券,绿色金融也成为了中资金融机构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业务选项。国际上,与“一带一路”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日渐增多,参与者不乏外资银行和机构,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卢森堡支行已通过卢森堡绿色交易所发行首只绿色债券,德意志银行资管公司推出了“一带一路”清洁能源投资基金。

可以预见,在绿色金融的支持下,“一带一路”不仅会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也一定会成为绿色之路。

(蒋希蘅,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海外网-中国论坛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更多中国理论权威解读,尽在海外网—中国论坛网(www.china-theory.cn)。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