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毕生坚守 尤显厚重(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来源: 人民日报   日期:2019-03-26 16:14:54  点击:7128 
分享:


宋书声早年工作照。资料照片

宋书声近照。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宋书声:河北新河人,德语翻译家,曾任中央编译局局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第一、二届副会长;参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的翻译、审稿工作,主持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8年11月19日,荣获中国翻译协会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翻译,是外国优秀著作走入中国大门、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第一道坎。”中央编译局的图书馆里,宋书声说着,缓步穿梭于书架间,指尖每轻触一本书,仿佛就能打捞起一段尘封的岁月……2018年11月19日,中央编译局原局长宋书声,荣获中国翻译协会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却说,“编译工作,是集体的智慧,像我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

“接触到思想之光,幸福无以言表”

“我曾参与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正在紧张地编译中,比起前一版,做了一些修订。翻译这份工作,就是要不断推敲、不断修订。”91岁高龄的宋书声坦言,自己记忆力越来越差,“眼前的事儿,转眼就忘。”但说起翻译工作,任何细枝末节他都印象深刻。

“翻译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可是年少时看到别的孩子有书读,那种羡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1928年宋书声出生在河北新河,年少时遭遇灾荒。“常常只能吃棉花榨油后剩下的壳,还用杏树叶充饥。”眼看家庭难以为继,宋书声被送到自行车铺里当学徒。

学习成为一种奢求,但所幸他后来参加革命,才离开了自行车铺,1946年与翻译结缘。“当年成立了晋冀鲁豫北方大学,设立了俄文班。我激动、兴奋,就不顾一切地去学了……”

为了精通外语,宋书声像一个漂泊者,四处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大学三年的学习时光,基础薄弱的他埋首苦读;毕业后,进入《实话报》工作,负责俄文翻译;停刊后,又被调到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工作;后又赴德国留学,学习德文。辗转多地多部门,他最终留在中央编译局工作。

“刚走进这个大院,接触到思想之光,幸福无以言表。”宋书声也在思考:我们国家的思想体系该如何建立呢?立自己,首先就要了解别人,在宋书声等人不断的努力中,国外思想的模样逐渐清晰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斯大林全集》的第三卷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相继出版……宋书声的名字,与一系列经典著作紧密相连。

“翻译要细致入微,每一句都经得起历史的推敲”

宋书声是出了名的“业务局长”,办公室的大门,向所有热心编译的来访者敞开。

“翻译要细致入微,每一句都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宋书声说,他1964年参与重校的《共产党宣言》,除了后期的简单修改,大体一直沿用至今,读者不计其数。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多大贡献”,他反复强调:“编译局的成绩,属于全体同志。”

“马克思主义经典是百科全书式的,若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翻译哪能准确?”宋书声说,精通中文和外语,只是成为一名翻译的基础;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修养,还需要政治经济学、历史、宗教、哲学等多学科的积累。

翻译一部著作前,团队必须花大量时间搜集材料。“这一卷涉及哪些领域、哪些著作之前有过翻译、哪些点存在争议……在信息技术还不发达的当时,工作十分繁杂。”宋书声说,开展翻译时,左手一本德文原著、右手一本俄文译本,各种参考书、工具书摆满书桌,人就埋在书海里,一坐一整天,吃饭都会忘……“最困难的是遇到比较生疏的领域,还要去各专业院校、单位,敲专家的门。”

“一本书,一‘抠’就是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宋书声说,初稿后是集体校订、定稿、复查,继而不断修订。“每个工程时间都很长,要细细研磨,许多人付出一生,就为精益求精。”他感叹道。

“我们为国家为人民奋斗一辈子,没有虚度年华”

“大家在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几乎不会去关注这本书是谁翻译的……”几十年来,徜徉书海的宋书声,默默守护着这些著作,从来没有怠慢。对于翻译工作他坦言:“翻译工作者本来就不是焦点,报刊上没有名,广播里没有音,电视中没有影儿,习惯了。”

默默无闻的工作,为什么甘愿为之付出一生?“我们为国家为人民奋斗一辈子,没有虚度年华。就我自己而言,我亲身经历了中国的积贫积弱、苦难深重,也经历了共产党带我们翻身解放、走向复兴,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共产党是先进的,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宋书声说,“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道门坎,就是由翻译工作者提供系统、完整、坚实的原著文本。”

宋书声的翻译之路,也与爱人籍维立的支持分不开。“我也是中央编译局的一员,负责俄文的翻译工作。”说起宋书声,籍维立感动地说,夫妇二人一起经历了太多,虽偶有小争吵,但平日里最牵挂的还是彼此。“我们在家少不了业务交流。他这一生,生活上节俭惯了,工作起来却严肃得可怕,为了一个单词能和我争论半天。”

如今,宋书声的视力和听力都有所下降,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关注时政和社会新闻。“现在有些人比较浮躁,甚至急功近利,最后反而容易一事无成。我希望年轻人能做一行爱一行,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国家需要这样的人。”

采访结束在正午,阳光温暖地洒在翻译工作者的身上,年轻的“宋书声们”,正埋首书海……

“一辈子一件事”的可贵之处(记者手记)

宋老身上的品质深深打动了我:奉献一辈子却不为人所熟知,他坦然处之;葆有一颗赤诚、炽热的爱国心,他始终如一。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方式却有万千种。以宋老为代表的这群“编译人”,将火热的青春,乃至人生的全部,默默奉献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他们奋斗的姿态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其实,万千劳动者都如他们一样,奋斗不一定轰轰烈烈,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一样能成就不凡。

“一辈子一件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奋斗、坚持、笃定,更在于那份朴素而执着的信仰——人生一世,须对国家、社会怀揣担当,承担使命、尽到责任。宋老内心这份由衷的坚守,远远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让一生尤显厚重。“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更多这样的坚守。

《人民日报》(2019年03月26日06版 记者 郑海鸥)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