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从空中激战到释放战俘:如何看待近期印巴冲突?

来源: 海外网   日期:2019-03-02 00:00:00  点击:7030 
分享:

印、巴之间形势陡变。

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印巴空战,一时间带火了中国的一支股票;这段时间内,冲突并未进一升级,巴基斯坦释放了俘获的印度飞行员,印度也表示不希望冲突加剧。

最近的这一幕,究竟该如何理解?

image.png

经过

我们可以先回顾下事情经过。

2月14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普尔瓦马(Pulwama)爆发了一起致44名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官兵死亡的自杀式袭击事件。

一时间,印度政府指认巴基斯坦支持的“默罕默德军”为事件元凶,又宣布取消对巴最惠国待遇、提高自巴进口商品关税、威胁阻断跨境水流向巴方;巴基斯坦则“强烈反对印度媒体和政府未经调查就影射此次袭击事件与巴方有关”。

2月26日清晨,冲突再度升级。

印方称,接到可靠情报,“‘穆罕默德军’正在策划另一场自杀式恐袭”,随即派出多架战斗机对巴进行越境打击;作为回应,当天下午,巴基斯坦也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多处、向印度发起了炮击,还配以喊话:“现在轮到你接受来自我们的惊喜了”。

印巴这一交手,让南亚形势立刻滑到紧张边缘。国际社会也纷纷呼吁两国保持克制、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

之后,就有了印度战机被击落、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双方到底投入了何种战机并且战绩几何的分析,随后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巴基斯坦昨天释放了印度战俘,巴总理伊姆兰·汗称,“两个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不应走向战争道路”,而巴方为缓和局势所做的努力不应被视为软弱;印度外长斯瓦拉杰则在各党派全体会议上表示,印度并不希望军事冲突升级。

两个血气方刚的国家,为何会有本次冲突?

image.png

形势

很多分析说,印度的强硬反应是基于即将到来的印度大选。诚然,这是莫迪决策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但是,即便没有大选因素,印度多半还是会采取越境袭击的政策。

回溯此前,类似的“越境袭击”早在2016年9月乌力(Uri)恐袭事件中就已经上演过一次了。只不过当时的印度虽采取了“外科手术式打击”(岛注:以精确火力对某一个特定的要害目标,从远距离上实施的迅速、突然闪击作战行动),巴方却克制住了,没有给印方回敬“惊喜”。

如今时隔两年多,印度为什么仍要冒险越境,再来一波“外科手术式打击”?显然与莫迪政府对巴政策的“失望”有关。

和印度历届政府一样,莫迪政府自2014年5月上台以来,也在试图推动改善印巴关系。

比如说,在2014年5月的就职仪式上,莫迪就邀请了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参加,两人借机在新德里会晤,同意要恢复两国和解进程。

2015年12月25日,在访问阿富汗的回国途中,莫迪则临时造访巴基斯坦拉合尔,出席谢里夫孙女的婚礼,并表示要继续和平进程、重启全面对话。

当时,莫迪此举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破冰”之举,也是印度总理时隔12年后对巴基斯坦的访问——两国紧张关系似乎真要开启改善大门。

image.png

然而,距离莫迪当时访问仅仅一个星期之后,印巴试图缓和关系的势头便戛然而止。

事情来由是,当时印度伯坦果德(Pathankot)发生了一起恐袭案。印方认定,巴境内的“默罕默德军”及其领导人马苏德·阿兹哈尔策划了此次袭击,喊话巴基斯坦要管控好“默罕默德军”,并且誓要在联合国1267委员会上,将马苏德·阿兹哈尔列入与“基地”“伊斯兰国”组织相关的制裁黑名单。

2016年9月18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陆军军营“乌力基地”又遭到了恐袭,导致19名印度士兵死亡。这次事件,也被印方称为“26年来印度陆军在恐袭事件中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到了今年这次,印度再也无法淡定了,直指巴基斯坦是恐袭背后的支持者、是“恐怖主义国家”。莫迪还强调,“这一可耻行为后面的人,必然要被惩罚”。

于是,莫迪政府转而要“惩戒”巴基斯坦、用“外科手术式打击”来证明自己的报复能力。

但是,注意,越过印巴克什米尔的实控线,直接打击巴境内的恐怖分子训练营,无疑是侵犯领土主权的。即便是在1999年的卡吉尔战争中,印度仍坚持“实控线的神圣性”——虽然此前印巴都有过偷偷地越境进行打击的历史。

但在乌力暴恐事件后,莫迪政府不顾一切、“公开宣称”要越境对巴进行打击,似乎是只有以这种颇带羞辱的方式进行报复,才足以“泄愤”。

image.png

2月14日恐袭发生后,印度军方展开调查

症结

就在“2.14普尔瓦马恐袭事件”发生后,无疑,印度又延续了过往的对策思路,再次对巴采取“外科手术式”打击。

不同的是,这次巴方做好了一系列“回敬”措施准备。

这与巴基斯坦内部军政关系息息相关。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巴军中素无多少人脉,难以要求军方不做出回击。况且,军队作为巴基斯坦国家生存的保证,向来在巴国内享有更高声誉;面对印度越境打击这种“直接羞辱”,要继续保持克制,谈何容易?

但印巴战火再起,也不止于“报复”与“回敬”。

其根本症结,还是在克什米尔争端。

一方面,印巴对克什米尔的主权存在争议。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两国自建国以来,已经发生过多次冲突和大规模军事对峙,更别说每年成百上千次的小打小闹了。

另一方面,印度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治理不善,也导致了当地民怨沸腾,对印度认同感弱,分离主义力量活跃。

原本,经过印度的“血腥清剿”和“铁腕治理”,当地内部形势一度有所好转。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活跃在实控线附近的组织,就会寻求跨境进入印度实施恐袭,或给印控克什米尔的反政府武装力量提供帮助。正因如此,印度才会深受恐怖主义之苦。

近年来,印控克什米尔再次发生大动乱。其导火索是,2016年7月印度军警击毙了一支重要反印武装的指挥官,大规模的民众抗议,随后升级成了暴力冲突。

总之,印控克什米尔经常发生的暴恐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当地人并不认同印度所致,甚至寻求克什米尔独立,而非“单纯”的恐怖主义。

但如果印度不愿向国际社会展现自己这一面呢?

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内部动乱的祸因转嫁巴基斯坦。每次恐袭案发生后,印度都第一时间指控巴方幕后操纵。这就使得两国一直存在着一个“恐袭—紧张—对话”的互动套路。

这不,普尔瓦马暴恐事件发生后,印度立刻就认为,肯定是巴军方支持。毕竟,在印度看来,“反政府分离主义力量没有如此良好的训练和精良的武器”、一般的恐怖组织也无法获得印度军队动向的情报信息。如果没有巴军方提供帮助,“穆罕默德军”怎么能得手?

巴基斯坦方面则表示,印度应该和国际社会一道,首先调查清楚事件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凭空”指责巴基斯坦为克什米尔地区反对印度统治的武装分子提供了帮助。

image.png

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

变数

印巴的对抗还在继续,未来的发展也存在诸多变数。

但是,最明确的一点是,印巴双方目标都不是要实现任何具体利益,而只是想“泄愤”,进而满足国内的“看客”。

这几年印度暴恐伤亡惨重,过去偷偷的越境打击,早已无法安抚公众情绪——毕竟,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民主国家,印度50%人口的年龄低于25岁,65%人口的年龄低于35岁,正处于最血气方刚的阶段。

如今,群情激愤中,人们只想迅速惩罚“凶手”和“幕后黑手”。莫迪政府的强硬,正合宜于印度社会的内部情绪。

另一方面看,巴基斯坦也无意选择对抗之路。

从2001年美国在阿富汗开始反恐战争到现在,印巴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内部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印度经济快速崛起,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榜样;巴基斯坦则陷入内部暴恐不断,政治不稳的局面,一度被很多机构视为“失败国家”。如今,将治理思路专注于经济发展,早就是巴基斯坦精英们的共识。

可以说,巴方当前采取的应对举措,不过是希望拿回点“面子”。击落印度战机、回敬印度之后,巴总理伊姆兰·汗说,“我们不想宣称取得任何胜利,唯一目的是展示进行自卫的权利、决心和能力”。伊姆兰·汗也决心尽早释放这次空战中被俘虏的印度飞行员,以展示和解与和平的姿态。

image.png

印度总理莫迪

事情发生后,国际社会普遍表态中立,没有明显“站队”痕迹,都是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三个大国的态度仍是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美、俄。

美国的立场就带了点“私货”。尽管也呼吁双方克制,但美国白宫发布声明,吁请巴基斯坦“立即停止向在其土地上活动的所有恐怖集团提供支持和庇护所”,借机施压巴基斯坦在反恐上配合美国;另一方面,美国也无法对印度越境进行任何指责——毕竟,美国是侵犯巴领土主权、越境打击恐怖主义最多的国家。

俄罗斯方面,早在2016年乌力暴恐事发、印度发起“孤立”巴基斯坦行动时,俄罗斯就与巴基斯坦一同举行双方首次联合军事演习“友谊2016”。尽管规模很小,但也凸显出俄罗斯的基本态度。

2月28日,普京与莫迪进行了通话,表示“希望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危机迅速得到解决”。俄外长拉夫罗夫则同步表明,俄方准备为印巴谈判提供平台,缓和调解双方紧张关系。目前,巴基斯坦也已经接受。

中国这边,当然是延续了“不扩大事态、维持地区稳定”的最大诉求。巴基斯坦是中方“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对中国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中印关系也早已经超越双边层面,在国际层面拥有战略影响力。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环境中,中印关系稳定,也是中国的重要战略依托。

2月27日深夜,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紧急给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打电话时,王毅就强调,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切实得到尊重,中方不愿看到有违国际关系准则的行为。

未来一段时间,不论是从印巴的内政需要,还是大国的态度看,小冲突之外,双发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闹了”这么多年,印巴也是时候明白,保持最大克制、开展对话、管控局势,才是维护本国以及南亚地区和平安稳的根本。

(文/醉卧沙场)

来源:侠客岛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