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前后实施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期:2019-01-15 16:56:53  点击:7061 
分享: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潘旭涛)国务院新闻办今天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等有关情况。

■ 嫦娥五号月面采样有望年底实施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说,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正常分离,两器完成互拍,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探测数据正常下传;“鹊桥”中继卫星有效支撑测控通信需求;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状态良好,达到既定工程目标;工程任务转入科学探测阶段,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地球与月球背面测控通信。

吴艳华表示,以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今年年底左右实施。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

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中国先后实施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嫦娥四号等5次任务,实现了“五战五捷”,探月工程将于2020年前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

■ 欢迎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说,嫦娥四号已开始转入科学探索阶段,主要进行三大类科学探索:一是探测着陆区的地形地貌。通过探测月球背面地质剖面等,研究月球背面地质的起源、形成;二是探测月球周围的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耀斑对月球空间的影响;三是研究月球的物质成分。吴伟仁表示,“这些对人类来说都是第一次,研究成果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吴艳华认为,中国实施探月工程也对商业航天产生重要影响。探月工程有众多引领前沿、引领产业的高科技,这些高科技未来都可以为民生服务,有巨大的转换价值。非常欢迎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从事这些技术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中国政府下一步也要开放思维,在包括火星、深空探测任务中,采用多种方式,欢迎社会资本、国际资本参与,让更多经费支撑这些任务。”吴艳华说。

■ 给国际同行提供月球探测的机会

国家航天局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平表示,中国高度重视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希望给国际同行提供开展月球探测的机会。

2015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向国际社会征集搭载载荷,一共收集到10多个国家的近20台搭载申请建议。经过遴选后,最终确定德国、荷兰、瑞典和沙特4国的载荷,分别搭载在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中继卫星和龙江二号上。

吴艳华表示,坚持对外开放合作是中国航天的一贯宗旨。中国在南美洲建设的阿根廷深空站参加了测控任务;与俄罗斯合作的同位素热源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度过月夜;与欧洲太空局在深空测控方面相互支持;利用正在月球轨道上运行的美国月球观测卫星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观测。

不只是探月工程,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中国也与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进行着合作。李国平说,中国的空间站预计到2022年前后建成,我们希望在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训、航天医学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并邀请世界各国参与、利用中国的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的相关试验。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15日第02版)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