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携手促进湄公河流域旅游开发,加强该地区人文交流,合作双方设定了每年吸引10万人次游客的目标。
■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推进,泰国扩建清盛港,将为区域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更便利的基础设施。
清盛位于泰国最北部的清莱府,地处湄公河畔,是该地区重要的贸易集散地。近年来,泰国政府提出打造港口城市的政策,计划将其发展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重要门户,清盛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而通过湄公河连接中国,对接“一带一路”、加强澜湄合作,使清盛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已成为当地民众的共识。
拓宽合作渠道,湄公河流域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清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在古城内外保存着古建筑1.3万多处。泰国政府提出“四国五城旅游合作构想”,即利用中国景洪,泰国清迈、清莱,老挝琅勃拉邦,缅甸景栋的同源文化为基础合作发展旅游。
2017年12月,云南省旅游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投旅游)与泰国清盛市政府、泰国新清盛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携手促进湄公河流域旅游开发,吸引中国游客到清盛旅游。双方希望实现市场资源共享,打破地域限制,以清盛港为起点,逐步沿湄公河次区域开发旅游。
记者在清盛第一码头乘船,沿着“金三角”水域领略泰国、老挝、缅甸三国沿湄公河的风光。同船的泰国游客帕妮塔对这段行程赞不绝口:“既能欣赏缅甸、老挝等沿岸国家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还能品味当地经典美食,旅游体验十分丰富。”
清盛市市长差亚吉表示,清盛市政府将联合企业投资建设综合性旅游港口,连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老挝琅勃拉邦以及缅甸的城市,促进湄公河流域的旅游合作,加强该地区人文交流。泰中合作双方设定了每年吸引10万人次游客的目标。
泰国旅游局为清盛第一码头的综合开发制定了规划,将参照国际机场的标准在清盛第一码头建设食肆一条街和免税店以吸引外国游客,而首要的目标就是中国游客。清盛副市长瓦林说,预计清盛第一码头的湄公河旅游产品会把更多泰国人带到西双版纳旅游,拓宽泰中合作交流的渠道。
促进互联互通,湄公河流域物流合作潜力巨大
清盛作为泰国北部第一大港,担负着重要的货运功能。清盛港是澜沧江—湄公河流经泰国最重要的港口,来自中国的日用品、水果蔬菜从云南通过水路运至清盛码头,再分销到泰国各地;泰国的食品、棕榈油等也经清盛运往中国等周边国家。据清盛海关统计,2018年清盛港进口货物额约7亿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1泰铢),其中95%的货物来自中国;出口货物额约185亿泰铢,直接出口到中国的占17%,还有大量货物经老挝缅甸转运至中国。
记者驱车来到泰国政府投巨资建设的清盛新港。该港口于2012年投入运营,占地64万平方米,港口可同时停泊10艘500米长的船只,还有两个用于放置货物的大型仓库以及大型货物转运区。港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港务、报关、检疫、出入境等手续都可以在这里完成。港口大门前,通往周边城市的4车道公路十分平坦。
港口内,一艘老挝船只正在装货。船主颂萨告诉记者:“这艘船将运载90吨橡胶前往中国。除了橡胶,平时我们还会运输大米、冰鲜鸡肉等食品。这几年运输量比较稳定,每周来这个港口两三次,跑一趟船可以挣到5万泰铢。”
“用人力装卸的散装货运耗时耗力,未来我们将大力发展集装箱货运,可以停靠装载6个货柜和15个货柜的船只,将大大提高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清盛港经理纳塔蓬说,未来计划每月吞吐300个集装箱,大部分是出口至中国的货物,“我们也期待更多中国船只的到来”。
泰国港务局商业与市场发展部副主任塔奈介绍,清盛港可以通过陆路连接东南亚各国,还可以通过泰国曼谷港、廉差邦港等经海路连通世界。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推进,流域国家利用湄公河开展物流运输合作潜力巨大。泰国扩建清盛港,将为湄公河流域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更便利的基础设施。
“澜湄合作已成为本地区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合作机制之一。中国和湄公河国家应不断促进全方位互联互通,推动更多新的合作项目落地,不断促进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实现共同发展繁荣。”清莱府府尹巴郡表示。
(本报泰国清盛电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广勇)
《人民日报》(2019年01月08日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