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期:2019-01-03 14:56:41  点击:7188 
分享:


图为2017年6月1日,在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缓缓进入水中。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图为国产大型客机C919第二架机停放在中国商飞公司试飞中心祝桥基地机库内。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图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CBD核心区的首都第一高楼——“中国尊”。胡庆明摄(人民视觉)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激励着每一个人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

新时代,我们都是追梦人。“蛟龙号”设计师叶聪在逐梦中创造奇迹、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造就钳工领域的“文墨精度”、超高建筑“中国尊”工程师蒋凯擦亮“中国建造”金色招牌、罗布泊国投钾肥基地创业者姚莫白在沙漠中一干就是16年、“西部计划”支教青年吴昊点燃西部儿童的梦想……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奋斗在追梦路上的劳动者,听他们讲述追梦的动人故事。

2019年,让我们一起奋斗!

——编 者

“蛟龙号”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

逐梦中创造奇迹

本报记者  孔德晨

6年多前,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到7062米,刷新了“中国深度”,也创造了世界记录。回忆起“蛟龙号”的辉煌,叶聪感慨万千:“我们载人深潜这些年确实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说起叶聪,可谓大名鼎鼎。他不仅是“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主任设计师、试航员、首席潜航员,也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中船重工七〇二所副所长,并曾荣获“载人深潜英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前不久,作为最年轻的代表之一,在2018年12月18日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叶聪又荣获了“改革先锋”这一荣誉。

每一项伟大的成就,都诞生于重重艰难险阻中。“蛟龙号”在刚开始设计时无例可循,靠的是叶聪和他的团队一点点地摸索。“我们当时有通过科普读物、电影视频去寻找国外潜水器细节的经历,但最后还是通过咱们自己的努力,系统地在方法、材料、工艺和测试等所有环节得到了突破。”叶聪说。

第一次试航“蛟龙号”时,叶聪兴奋而紧张:“谨慎起见,第一次下潜时的深度很浅,但是我们非常严格地按照规程在操作。茫茫大海上,我们3个人待在一个内径2.1米的球舱内,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见海底,确实有沧海一粟的感觉。”

看上去风光无限的潜航员角色背后,所需要承载的风险和挑战,只有叶聪自己知道。“虽然之前有细致的潜航员培训课程,但是在深海我们还是遇上了课程以外的状况。在7000多米的海底,我遇到过采样篮被沉积物覆盖的情况。良好的技术预案和心理培训还是起到了作用,我们选择在水中自旋摆脱沉积物带来的自重增加,最终成功安全返回水面。”叶聪回忆曾经遇到过的险情,波澜不惊的叙述中更显惊心动魄。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叶聪深有感慨,他戏称自己为一个有梦想的“深海的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中国梦,就是叶聪自己的梦想。承载着这一梦想,实事求是地做科研,讲奉献有作为,志存高远不放松就是叶聪一直以来的准则和信念。

“‘蛟龙号’海试我们花了4年;到后来的国产化率95%的‘深海勇士号’,下潜4500米花了不到3个月;再到现在我们正在研制的万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这都是我们在不断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叶聪说,“蛟龙号”的成功是一个奇迹,这也使他有信心和决心去成就更大的成功。

超高建筑“中国尊”工程师蒋凯——

擦亮“中国建造”金色招牌

本报记者  徐佩玉

2018年12月31日早上8点半,“中国尊”工程建设总包项目技术部经理蒋凯又一次走进了项目现场,距离他开始参与这个项目已经过去了64个月。

这座高528米、基坑深40米,且建于8度抗震区之上的北京新“第一高”,自开工以来已经创造了8项世界之最、15项全国纪录,也创造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乃至世界超高层最快封顶、最快竣工的纪录,目前正在陆续交付。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所说,“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在中国建筑行业劳动者手中,同样缔造了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人间奇迹。

晚上8点,负责项目技术部工作的蒋凯还在现场加班。“正常是6点下班,但由于项目是24小时连续建设,因此经常需要加班,一般下班也得晚上9点多了。”蒋凯介绍。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令蒋凯感慨万千,回忆起了3年前最艰辛的时刻。

“2015年的春节,我没回家。”那年春节,蒋凯留在现场,白天指导安装,晚上还要继续工作,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只为不耽误节后复工。“那时候正是主体结构施工到地面开始安装智能顶升钢平台的阶段,工期比较紧凑,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首次安装这么先进的智能顶升钢平台,现场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很多问题都需要第一时间解决。平台前三次顶升,每次都需要连续作业20多个小时。当时又天寒地冻的,真的很累,但顺利完成工作后,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蒋凯说。

蒋凯口中的智能顶升钢平台,是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除了能够同时跨越4至5个作业楼层,顶起3200辆小汽车,抵御14级大风,还能为建设者保驾护航,让工人们仿佛“在工厂里造摩天大楼”,被国外同行比作“造楼神器”。

转眼间,“中国尊”到了竣工收尾阶段,各个专业收尾销项工作繁重。“工作虽累但也锻炼了我现场管理和综合协调的能力,心里的收获感满满的。”蒋凯表示。

2005年,蒋凯大学毕业就加入了中国建筑,13年间从新员工到负责“中国尊”的技术工作,蒋凯与中国建筑共同成长,公司一点一滴的变化他都看在了眼里。“这些年公司发展得很快,刚开始能进入世界500强已经很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到现在已经位居第23名。”

展望新的一年,蒋凯表示,“梦想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让中国建造成为全球的一张闪亮名片。”

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

我们鼓足了干劲

本报记者  李  婕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里说,我们都是追梦人;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太有感触了!”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员工方文墨说。

方文墨是一位“80”后钳工,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能专家。他所在的班组一共12人,承担着沈飞公司手工加工环节的高精度工作。航空装备的不少核心零件,有的精度高达千分之毫米级,就是出自他们之手。在这样一个班组里,有10名“90”后,他们都是方文墨的徒弟。

“我常常跟徒弟们说,我们的工作就跟运动员一样,每一个动作和步骤都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才能达到必要的精度和准度。只有靠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具备工作需要的技能水平。”方文墨说。

方文墨的个人成长也是如此。从15年前技校毕业进入沈飞公司工作,方文墨慢慢养成了不到5点钟就起床“练功”的习惯。平常加工的零件,平面一般只有火柴盒大小,每个表面至少锉修30下才能达到尺寸精度要求,而这个动作,他每天要完成8000多次。正常情况下,钳工一年换10多把锉刀,他要换200多把。反复训练不断打磨着他的手艺。方文墨的加工精度超越被业内称为教科书级别的0.01毫米,提高到0.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粗细的1/25,由此创造了钳工领域的“文墨精度”。他还告诉记者,最近这个精度又有了新的突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40多项全国和省市荣誉称号相继被用来奖励这位“大国工匠”。而方文墨向记者强调,“我是一名普通的钳工,只是赶上了好时代。”他说,从在技校学习到进入沈飞,他恰恰赶上国家对一线产业工人日益重视的时机。提高技能工人待遇、提升职业社会地位,这为产业工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航空制造业已经从最初的仿制和改进设计阶段,走到今天的自主设计和创新研发阶段。国产C919大型客机等彰显着中国制造的实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则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方向。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我们未来工作鼓足了干劲。”方文墨说,2019年是他加入沈飞的第15年,他的新年愿望是带出更多好徒弟,大家一起为新的“大国重器”贡献力量。

“西部计划”支教青年吴昊——

点燃西部儿童的梦想

本报记者  徐佩玉

元旦过后,吴昊和他的学生们进入紧张的期末复习中。今年23岁的吴昊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在大四那一年毅然选择了投身国家西部计划,成为支教队伍中的一员。“支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能为孩子们带去帮助。”

去年8月,吴昊只身一人从首都来到了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起初,吴昊不适应,班里的孩子也不适应。吴昊说,“虽然大家都会说普通话,但是在日常交流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说四川话,经常听得我不知所云。而且四川什么食物里都要加辣,我刚来的时候连着拉了两个星期的肚子,后来才适应了这里的饮食,现在就觉得无辣不欢了。”

吴昊告诉记者,他刚来支教的时候发现班上的孩子普遍不太自信,不敢回答问题。“现在很多人已经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愿意听我的课,并且会在课堂上积极地回应我。”孩子们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吴昊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不仅是对他支教意义的肯定,也让他感受到了希望。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也从1978年的97.5%下降到了2017年底的3.1%。如此伟大的成绩,是每一个中国人拼搏奋斗而来的。

吴昊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更加文明,更加昌盛。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光鲜亮丽的城市,更应该关注基层、关注偏远地区的乡村。当基层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知识和本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爱国热情,那何愁中国的未来不够美好。中国梦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每一个人脚踏实地地干出来的。只有每一个人对基层、对孩子们多一份关爱,每一个人多教导孩子们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中国梦才可能实现。”

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几个月的时间,吴昊意识到,比起物质支教,精神支教更重要。“我们这些支教老师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是在于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的目标。我们班上陆陆续续有不少同学来跟我说,我讲了很多他们没听过的东西,他们现在想闯出去看看了。”吴昊说。

新的一年,吴昊表示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服务。

罗布泊国投钾肥基地创业者姚莫白——

一辈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值得

本报记者  孔德晨

方圆300公里的罗布泊,风沙漫天,曾被称为“死亡之海”;也正是在这里,“长”出了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的钾肥基地,让中国农民用上了全球最优质最廉价的钾肥。

姚莫白大学刚毕业就踏上了前往罗布泊的路途,沙漠中一干就是16年,如今已成为国投罗钾硫酸钾厂厂长。他告诉记者,在罗布泊发现超大型钾盐矿,其意义不亚于当年发现大庆油田。但如何将罗布泊的宝藏进行开发利用,却是困难重重。

没有任何成熟的技术可供借鉴,没有与罗布泊环境所匹配的设备设施,开发难度极大。姚莫白回忆:“我们当时请了德国著名的钾肥专家埃蒙斯博士来指导,他了解情况后直摇头,说:‘你们这不能直接生产出来硫酸钾,必须从外面买回来氯化钾才能生产硫酸钾’。”

如果从外面买氯化钾来生产硫酸钾,那项目还有什么开发意义?姚莫白和他的伙伴们不服气,硬是凭着一股子冲劲儿,根据罗布泊盐湖资源的特点,自主创新,开发出了一套适合罗布泊资源特点的工艺技术。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姚莫白说,罗钾克服了众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就在罗布泊腹地完成了探索性试验、小试、中试、工业性试验,通过走自主创新之路,终于研究出了世界领先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罗布泊硫酸镁亚型卤水制取硫酸钾”工艺技术。

回想起到罗布泊的第一天,姚莫白记忆犹新:“第一次来罗布泊,就像到了月球一样,在这里看地平线是弧形的,没有一丝生命的迹象。刮沙尘暴时,一口饭一口沙。晚上要戴口罩睡觉,板房四处漏风,早晨起来被子上脸上都是沙子。”钾肥基地3000多名员工中相邻最近的工位,也有几十公里,而家人,更是远在千里之外。

前两年,“罗布泊年产120万吨硫酸钾成套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促进了我国硫酸钾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使我国一举迈入了世界硫酸钾生产大国行列。

进入新一年,罗布泊钾肥基地建设依旧热火朝天。“一辈子能为国家做一件事情非常值得。”姚莫白说,“奋斗,不仅是在‘生命禁区’,更是心中永不磨灭的信念。我们要让‘死亡之海’变成‘幸福之海’。”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03日第04版)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