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中医药走出去 华人有大作为(侨界关注)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期:2018-12-12 13:37:12  点击:7111 
分享:

近日,“仁心·仁术”中国传统医学展在马耳他开幕,一名参观者在展览现场阅读资料。

新华社记者 袁韵摄

近日,第十五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意大利罗马闭幕。大会发布全球第一个关于中医药的宣言——《罗马宣言》,发出了共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呼声,并将每年 10 月 11 日定为“世界中医药日”。从此,海内外中医人有了自己的节日。近年来,各国“中医热”持续升温,中医药海外推广硕果累累。

捷报频传 振奋人心

近期,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不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迎来多个“第一次”。

据美国《自然》杂志报道,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医学纲要,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实施。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近日发布公告,由中国开发的《标准化煎药中心基本要求》获得通过并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这是全球中药煎药领域首个获得通过的世界标准。

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近日在广州发布《中医药临床循证丛书》,该丛书是国际首套采用整体证据方法对中医药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整理、严格评价的专著,中英同步国际发行。

“本世纪将形成二水分流、双峰并翠的中西医格局!”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吴滨江认为,中国传统医学不仅为中华民族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福祉,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贡献。而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标准化组织合作,是中医药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战略举措。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将促进各国中医立法工作。

中医进入主流医学体系指日可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指出,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医列入分类系统标志着一个崭新起点。中医药走国际标准化道路是进入国际医疗主流体系、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已通过数十项中国提案,成绩喜人。

中国标准正在成为世界标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表示,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学者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屠呦呦教授更是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都使中医药立于世界舞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价值被国际社会认同,推动中国标准进入世界体系。

落地生根 机遇空前

在中医药“走出去”的路上,华侨华人一直是开拓者和领航者。1972年,以尼克松访华为契机,国内部分中医人走出国门,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西医占垄断地位的西方世界中,硬是闯出一片天地,站稳脚跟。

海外中医人不仅担负起在海外传承中医的责任,也培养出一大批所在国的“洋中医”。吴滨江指出,因各国对中医针灸立法,不能踫西医,只能走纯中医的发展道路。百年前在中国被打断的纯中医原生态传承,在海外建立起“侧枝循环”得以发展。

仅就欧洲而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受过培训的中医药人员有10万余名。中医药诊疗机构有1万多所,中药产品进口批发商500多家,中医教学机构300多所,每年向各国输送5000多名中医药人员。

各类中医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华侨华人发起的 “全欧洲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欧洲中药商会” 和“全欧洲中医药高等教育学院联合会”等专业组织,成为争取中医药立法道路上的有力支持。

中医药国际化的成就来之不易,背后是几代人前赴后继的不懈推动。如今,面对国际竞争,中医药既欣逢伟大时代和难得机遇,也自有其强大优势。

“一带一路”和全球化的推进是中医的福音。孙晓波表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各国文明互鉴互通的新形势下,以海外华人为媒介,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

现代医学的趋势是从分析向整体、向综合系统性发展。桑滨生分析指出,中医起源于中国哲学,强调整体观,主张天人合一。海外华人完整继承并传播着这套辩证思维。目前西医有很多困扰,例如对免疫性、代谢类疾病这种综合性疾病疗效不突出,但中医有很多经验,且药物副作用小,符合人们追求自然的理念。

西医医疗开支上涨让各国政府不堪重负,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吴滨江表示,现代医学进步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新药研发、医学设备升级都需大额投入,很多国家备感压力,故而将目光转向疗效显著的中国传统医学。

立足当地 求同存异

中医药“走出去”已成果初现,但如何走得更快更远?前方仍有不可轻视的绊脚石,亟须各界共谋、合力铲除;亟须侨界智慧,打开局面。

最大的障碍就是文化差异。桑滨生表示,中医判断症候并非只关注具体病灶,而是综合阴、阳、虚、实、表、里、寒、热。西医哲学是以物质为基础,关注肌理及有效成分,文化日久形成,短时间难以达成相互理解。

中医药临床应用有效性、安全性的客观证据仍然不足。孙晓波认为,中医缺乏深入的基础研究与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缺乏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我国现行的标准还不能满足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人员、接地气、知识产权是三个难题,也是突破口。在外行医多年,吴滨江总结道,中医药走出去,首先是人员走出去,中国应与当地华人开办的、有实力的中医学院合作培训出国人员及考取执业证书。

“接地气”是要与当地声誉良好的诊所、学院、公司合作,节省企业在海外开拓的时间,较快融入当地社会。国内外华人也要强强联手,打造大型中医连锁诊所,实现规模化经营。

除此之外,华侨华人应先行向所在国注册中医药针灸相关的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减少和阻止同行的劣性竟争。守护几千年才孕育成形的中国传统医学的自主知识产权,乃是全球中医人应尽的责任。

展望未来,桑滨生表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将团结世界华侨华人力量,与国家机构相互配合,从民间和社会层面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呼吁中医立法、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模式向国际标准靠拢;发出中国声音,掌握中医药领域话语权。

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路虽远,行则将至。

桑滨生在世界中医药大会闭幕式上动情地说:“《罗马宣言》号召全世界中医药人勇于担当,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推进中医药在国际上更高水平的发展,造福全人类!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12日第06版 孙少锋 陈曦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