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一个支教项目中的海归身影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期:2018-08-13 16:40:54  点击:7113 
分享:




志愿者为孩子们组织了很多课外活动。图为谭轩(左二)正在组织学生练习腰鼓。


 2015年,支教团队到四川巴中市通江县第三完全小学进行支教。图为志愿者吴忧(左二)在课间教学生跳苏格兰舞。


 2014年,孙浩冉赴河南尉氏县孔家小学支教。图为她正在和学生做游戏。

中国有许多地方,生活还不富足,但那里的孩子依然非常渴望学到更多;

于是,有这样一些年轻人,一批接一批地奔赴那里,奉献自己的激情和智慧;

这其中就有众多海归的身影……

志愿者讲述的支教故事

“支教生活仍在继续,我们都习惯了晚睡早起。大伙儿配合讲课越来越默契。中午想要午睡,却被班级里的孩子叫醒,要和他们一起去排练文艺汇演节目。男生、女生一起又跳又闹,节目来回修改,舞蹈也是一段一段地反复排练。手工课的作业是为世界地图上色,每个国家都要用不一样的颜色,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都用红色涂出了‘中国’,这就是孩子们稚嫩又赤诚的情怀吧。”

“最让我感动的是给各式各样的树叶涂色,用来装饰班级树。孩子们一起涂色,一起剪裁。最后分工协作,有的贴胶布,有的贴树叶,全程流水作业有条不紊,显示出他们的灵巧和聪明。”

—— 孙 涵

2012-2018

谭轩:支教的脚步从不停歇

“其实我在加入这个项目之前,就一直都在做志愿者。上大学的时候,常常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谭轩说道,她曾先后就读于比利时布鲁塞尔高等翻译学院及比利时新鲁汶大学。

2012年,谭轩进入《中国日报》布鲁塞尔分社实习。在那里,她遇到了海外学子支教项目发起人之一、《中国日报》布鲁塞尔分社社长付敬。在此机缘下,谭轩加入这个支教项目。

没想到,自那时起,谭轩一直坚持到现在,算来今年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撰写教材、组建志愿者团队、到支教学校上课……从台前到幕后,谭轩一直活跃在这个支教项目中。今年她的工作主要是编写教材和培训志愿者如何做“教师”。

“我们在设计教材、教学方法时,注重实用性和互动性,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说、积极地表达。”谭轩表示,他们的教学方案突破常规的英语教学模式,帮助孩子们从索然无味的应试教育中跳脱出来。

参与支教项目,有许多事情让谭轩感动。给她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留守在山区里教书的当地老师们。“每年,我们去的学校和地区都有变化,不变的是那些一直在当地上课的教师群体,是他们为当地很多留守儿童提供了便利的受教育的机会。”

“这些老师才是真正的英雄。”

或许就是出于对当地教师的敬佩,谭轩参与支教的脚步从未停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大家也不会想到,10年前的一个想法,能够从几个人慢慢地一步步做到现在,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为项目带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2014-2015

孙浩冉、彭杨:爱与被爱

“孩子们很爱志愿者老师。他们每天都早早地来,放学也不愿意走,无比享受这个过程。”彭杨说,她毕业于法国鲁昂商学院,在2015年前往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第三完全小学支教。

“我们希望他们能记住这个感觉,将享受学习的感受牢记在心。”彭杨与支教项目总协调人彭晓波是好朋友。所以在这个项目发起之初就对其有所了解。当时她尚在国外留学,没法参与,但这件事她却一直惦念于心。2015年,已经是“孩子妈”的彭杨终于能加入这个支教项目了。她回国后首次参与的支教目的地位于四川通江。她还担任了支教团队队长,除了上课,还要做很多协调工作。

那里的学生们,不分年龄、年级,统一分成5个班,每班20-30人,分别由两名志愿者负责教学。上午的课程安排为标准英语教学实践,下午是学生看电影、做手工时间。志愿者教师希望将趣味活动融入到英语学习中。曾在海外留学的彭杨有着非常浪漫的想法:要让孩子们能够告别“哑巴英语”——不怕说错,敢开口。“我们的初衷,是帮山区的孩子打开一扇窗,通过交流学习,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彭杨说,“从第一次支教后,我就留在了这个项目中,作为核心志愿者一直参与支教工作。现在我已经毕业几年了,连孩子都有了,但是参与支教的激情从未退却。”

孙浩冉曾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进修俄语,在2012年、2014年两次参加支教活动。她也表示,虽然支教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无法使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水平有多大提升,但能让他们知道学习外语很有趣味,明白还有更广阔的外面的世界等待他们去探索。

志愿者讲述的支教故事

“你们给我的感觉和想象中很不一样。”这是当地人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我当时下意识地问:“哪儿不一样?”他说:“印象里大学生都是书呆子。”身旁的志愿者们顿时哈哈大笑。兴许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却让我很有感触。看似平行的两条线,正是因为此次的支教让我们有了交集,也让当地的村民和孩子更了解我们。在教学中,孩子们站着,我们蹲着与他们对话;他们起了争执,我们不做裁判,而是作为其中一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间,我们也不会回宿舍休息,而是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希望能够融入他们。看到孩子们欢快地打闹着,我也很开心。”

——郑静

公益志愿者:

帮助孩子,也成就了自我

2018年8月5日,对许多人来说,不过是一个炎热的下午。但是,在北京市中德科学中心会议大厅,一群来自全国各地偏远地区的小学老师,和志愿者聚集在一起,简单而隆重地纪念他们共同的不平凡经历——教育扶贫项目10周年庆典暨2018年中国山区优秀校长国际领导力奖学金项目结业典礼。

翻看多年来支教项目所拍摄的照片:孩子们毫无顾忌地大笑,“张牙舞爪”地对着镜头搞怪抑或斯文安静地站在一旁。

转眼间,10年已然过去。

近年来,国内的公益事业不断发展。这其中,教育公益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海归在其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由中国国际民间促进会主管的教育扶贫项目,开始自汶川地震后的2010年10月;第一届支教项目在四川省什邡市举行。以海归、海外学子为主力的志愿者来到了在地震中受到重创的四川省什邡市红白小学,为孩子们举办“英语周”活动。自此,支教的步伐不曾停下,项目陆续在安徽梁集、甘肃白银、云南沪西、河南尉氏、四川通江等地展开。

一开始,这个项目名为“海外学子支教项目”,旨在搭建国内外大学生与边远乡村孩子的交流平台;但其实在每一届支教人员中,除了海外学子,也都有海归的身影。他们将自己的所学、所见、所闻带到乡村,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尤其是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当地提升英语教育水平。

今年是汶川大地震10年,这个支教项目也走过了10年。

10年来,获得帮助与成长的不仅是山区的孩子,还有参与其中的志愿者们。

孙浩冉表示,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是在教学中得到了快乐,在工作中学会了分享。这是人生中一份特别的经历。“‘乡村支教’似乎离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的人的生活很遥远,可是当我们投身其中,就会觉得一下子和那里的孩子融合在一起,从中更会明白爱与被爱的真谛。”孙浩冉说,“与其说是我们在帮助山里的孩子,不如说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我们的志愿者大多受过良好教育,有海外留学背景,但是作为独生子女,不懂得如何分享。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带着爱和奉献之心,做这个公益项目,感觉真的很棒。”

杨林长年生活在国外,是该项目导师。她说:“我在参与了这个项目、接触到志愿团体后,已经下定决心:将来,让我女儿也来参与。我女儿现在正在加拿大读书。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很少去思考怎样帮助别人、要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和影响。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对志愿者本身也是一种帮助,帮助年轻人认识自己,引导他们思考问题。”

“这个项目的志愿者团队是很纯粹的。我原来在企业,也有过拉个横幅、拍两张照片、捐点钱就算做公益的经历。但参与这个支教项目的海外学子和海归是真正能够到山区去,和当地孩子们在一起,确实能带给孩子们一些东西。”

“刚刚看到视频中孩子们的笑脸,我很有感触,他们那样的笑容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看到的。”杨林说。

志愿者讲述的支教故事

“我从上大学开始,就一直希望去山区支教,用自己的所学为山区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2012年的夏季,我很幸运地跟随支教团队到甘肃白银支教。我在那里结识了一群天使,也收获了满满的友谊。

按照惯例,志愿者们都会给孩子们带一些小礼物。我带了一些糖果,分给班级里的孩子。孩子们很开心。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特别瘦弱,只有7岁,在孩子们的争抢中,她手上的唯一一块糖掉在了地上,还不慎被大家踩了几脚。等同学散开后,小女孩从地上捡起了糖,吹了又吹。我不忍心,又拿给她一块糖。可她不说话,摇摇头,坚持不收。”

——孙浩冉

2018

张彭、刘小涵:支教项目重返首届支教地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

大屏幕上播放的都是孩子们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把小女孩的眼神拍得又犀利又传神,引得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高兴得笑出了声。这是10周年庆典的场景,现场的视频一段段地回顾着10年来大家经历过的支教情景。2018年7月,“海外学子支教项目”重返首届支教学校——四川省什邡市红白小学,举办为期10天的暑期英语兴趣周活动。

那段视频的制作者是志愿者张彭。他的支教之路是从一条朋友圈信息开始的。

张彭目前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是一名“准海外学子”。今年,他在朋友圈里看到师姐何娟发的项目号召后,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这次支教提供给孩子们一个很重要的帮助:陪伴。因为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平常由爷爷、奶奶照顾,特别渴望有能够倾听他们心声的人。哪怕是聊聊天、玩玩丢沙包游戏,孩子们都会很满足。”支教期间,张彭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记录下一张张笑脸。

“对于山区的小朋友来说,我们的到来可能意味着一种‘新鲜的味道’。就像昨天班里的一位男生说的,‘老师,在你来的前一晚,我兴奋得一夜没睡’。这些话对于我来说,是鼓励,是温暖,是莫名的感动。”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郑一玮在她的支教日记里这样写道。

除了负责宣传工作,张彭还负责撰写教案和上课。他感触较深的一点是,海归志愿者的加入使项目更多元、更丰富。“支教教学计划里有一项内容是排练话剧《狮子王》,这是海归同学的提议。采用排练话剧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更能让孩子们产生兴趣,而不单单是机械地传授知识。”

今年的支教项目做了新尝试。志愿者请来7位外国友人朗读教学内容的7篇课文,并录制了小视频,分享自己的故事。负责视频录制的刘小涵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是2018届支教项目的核心团队志愿者。“短短10天的英语学习是短暂的,我们更希望激发孩子们学英语的兴趣,能够对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起到作用。”刘小涵如是说。

这些山区学校的孩子,往往英语基础薄弱,甚至有的一开始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全,志愿者们就从最简单的字母开始教起。除了提高孩子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张彭认为,海归参与支教能够开拓孩子们的眼界。他说:“我们的支教团队主要以海归为主。在私下交流中我们发现,彼此都有很多丰富有趣的经历。比如,有的志愿者从小生长在南非,家里还养过鳄鱼;有的志愿者去过亚马逊原始森林。志愿者都会把这些经历跟孩子们分享,孩子们也很乐于听这些故事。”

张彭即将前往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交流:“回国之后,我还会继续参与支教项目。这些孩子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和孩子们相处对我自身来说也是一种心灵陶冶。”

( 作者:左 婷 曾宣宣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插图来源于网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11日   第 10 版)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