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辽宁舰”出海进行科研试验和海上训练(资料照片)。
图为2017年11月1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
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三峡坝区时强调,三峡工程的成功建成和运转,使多少代中国人开发和利用三峡资源的梦想变为现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的典范,是中国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性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强盛的典范。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三峡工程举世闻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和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电工程,体现着中国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不仅三峡工程,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那些大国重器,无一不是自立自强、拼搏创新的结果。
国之重器 大国底气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一尊厚重、坚实的青铜方鼎吸引参观者久久驻足。这是后母戊鼎,中国古代单体重量最大的青铜器。在古代,像这样的“大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如今,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早已发生了改变——广,可如500米口径的超级“天眼”;大,可如甲板面积相当于三个足球场的国产航母;快,可如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它们都拥有共同的特征:科技含量高,研制难度大,对相关行业乃至国家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成果丰硕,每一项带着“自主知识产权”头衔的“中国制造”,都让中国底气倍增。
2015年9月,超级“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贵州,可一眼望穿137亿光年;2016年8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实现了绝对安全的信息传送;2016年9月,“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落户”太空;2017年5月,中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翱翔蓝天……
今年,一批新的“大国重器”即将亮相。“嫦娥四号” 将于年底“探月”,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蓝鲸二号”即将建成完工,向更深海域探索清洁能源;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即将投入深海科学考察,展现中国深海科研的更高实力。
大国匠心 事在人为
大国重器离不开大国工匠,也离不开国家的综合实力支持。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在这个难度极大的“世纪工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用不到10年的时间,创造了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
“中国目前的桥梁建设水平领先世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路桥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起主导作用。”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设计负责人刘晓东说,在建设港珠澳大桥时,交通运输部牵头成立了技术专家组,涵盖了水工码头、路桥等不同专业的人才,集中了全中国的工程建设经验。
自主创新 勇攀高峰
4月26日上午,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考察时,习近平强调,装备制造业的芯片,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强,体量再大也不算强。要加快在芯片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勇攀世界半导体存储科技高峰。
大国重器的诞生,总要有人勇攀高峰。
2017年12月24日,全球在研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在广东珠海首飞,填补了中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研制空白。据统计,全机共有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98%的结构及系统零件,全部由国内供应商研制提供。这项大型系统工程,是整个航空工业领域综合创新的成果。
今年4月23日,全球首列智能动车组——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在北京亮相,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也首次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预计明年8月试运行。“超高速列车是中国体现原创能力的标志性产品,唯有创新才能领先,唯有领先才能引领。”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建英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5月02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