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宁波东钱湖,不只是一个湖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3-04-23 13:07:39  点击:11022 
分享:

江南城市,如果没有湖,就会少一份韵致和灵气。
微信图片_20230423085745.jpg
湖在城市里总有一种独特的意义,就像西湖之于杭州、南湖之于嘉兴、玄武湖之于南京......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甚至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提及东钱湖,宁波人都会十分自豪:阿拉的东钱湖比西湖还要大呢!

的确,东钱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水域面积约22平方公里,相当于西湖的3.5倍,它镶嵌在宁波东南面的版图之上已有千年,与城市毗邻,却又若即若离。

早年,在东钱湖渔民口中却流传着“钱湖水竿打竿,一脚踩在淤泥滩”的笑谈。

2001年东钱湖管委会成立,这块千年璞玉拉开了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序幕。

2005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对东钱湖提出了“建设成为文化型、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的殷切期望。

近20年来,东钱湖紧紧围绕“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坚持打造湖泊休闲产业体系,从一个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曾受污染困扰的中等发展水平的乡镇涅槃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这其中不由让人好奇,东钱湖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在一时间汇集天时地利人和,决策层围绕习总书记对东钱湖的殷殷嘱托,又书写了哪些出人意料的手笔?

传承与延续:跨越千年的治水工程

东钱湖那22平方公里的湖面上藏着不少故事。

今天,我们先从跨越千年的湖区修复工程说起。

《东钱湖志》称:四明水利,江海而外莫大于东钱湖。

历史上东钱湖灌溉面积之大,恩泽覆盖鄞县、镇海、奉化三县七乡三十多万亩良田。充足的水源带来了粮食的高产,东钱湖也由此得名——“万金湖”,流传至今。

庆历七年,时任鄞县知县的王安石看到的东钱湖,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水草杂生,早已丧失了灌溉机能。

庆历八年,王安石动员民众兴修水利,清除葑草,立湖界,起堤堰,决陂塘,整修七堰九塘,解除了湖区农民的水旱之苦。

经过这一次治水行动,才有了后来郭沫若眼中的“西子风韵,太湖气魄”。

微信图片_20230423085651.jpg
站在碧波荡漾的东钱湖畔,很难想象,过去东钱湖水质一度恶化至劣V类,在以保护为先、科学系统的生态保护下,东钱湖水质稳定进入“Ⅲ类时代”,部分水域甚至达到可饮用的II类水质。

问湖哪得清如许,二十年不懈治水功。

“水是东钱湖的生命,水质是东钱湖的生命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钱湖开发建设之本。”说起那一池湖水,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语气坚定。

2001年,宁波市决定成立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对东钱湖区域的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决策,将生态放在首要位置,把治水作为第一使命。为此,东钱湖发起了一场“立体治水”战役。

让东钱湖重现昔日光彩,第一步就是要去除湖中淤泥。实际上,东钱湖上一次的大规模清淤,还要追溯到王安石主持的清淤行动。此后千年,湖底淤泥层层堆积。2009年起,东钱湖开始了跨越千载的清淤接力,对环湖沿岸带、旅游航运通道、湖区污染相对严重的区域进行集中清淤。

前面十年间,东钱湖光在治理上的资金投入就已达150亿元。2013年又引进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借助“国家队”的优势,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让东钱湖重现“水下森林”。

微信图片_20230423110631.jpg
如今的东钱湖,已是一个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城市型湖泊治理典范,同时也迎来了从“城市花园”向国内一流文化型、生态型旅游度假区的历史性转变。

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对东钱湖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水域来说,尤为重要。

“东钱湖的开发一直在生态修护中进行,治水是一项接力赛,我们要将系统治水、科学治水、长效治水等行动一以贯之,为湖区开发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东钱湖建设局副局长张明表示,将一湖碧波打造成现代化湖泊休闲新城,还需要更持久的行动力。

静美与动感:两棵老树的意外出圈

经过一场持久的治水行动,让东钱湖目之所及皆美景。

在东钱湖畔的利民村,一棵梨树突然“火”了。

今年87岁的郑才康是东钱湖利民村的村民,他万万没想到自己50多年前种下一棵梨树,会成为如今火热的“打卡”场景。

这两年,每到梨花盛开时,湖边“打卡”的游客便会排起长队,只为与郑才康种下的梨树合影留念。

通过一树梨花的引流,“打卡”游客不断涌入,利民村沿湖的民宿、茶馆、咖啡吧也跟着火了一把,为村民增收致富“添柴加薪”。

事实上,东钱湖畔的“网红树”不止一棵。

韩岭美术馆外观呈现-吴维春摄 (1).JPG
“我觉得至少有两棵,除了这棵梨树,还有一棵大树在宁波院士中心”家住东钱湖畔的李女士对此颇为熟悉。

然而,东钱湖能成为“人们不得不去、不得不看、不得不游的好地方”,除了这些出圈的自然场景,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一个“文化之湖”。

商祖范蠡携西施隐居此地,王安石曾疏浚东钱湖试验变法,南宋史家更因“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这些皆为历史上的美谈。

如今,东钱湖以“自然+人文”的创造性转化,构建起丰厚的钱湖文化底色。

在东钱湖几千年的历史中,位于南岸的古村——韩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2015年以来,东钱湖管委会启动了韩岭古村改造和水街建设,落成开放后迅速成为市井与艺术相结合的网红乡村,目前每年接待200万人次。

2016年盛夏,一位飘洋过海来到东钱湖的日本“建筑诗人”,站在韩岭的村口,被这片湖水与老街打动,灵感不断涌现。他就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设计者——隈研吾。如今,由他倾力设计的韩岭美术馆即将迎来开放。

另一棵“网红树”所在是老楼新生的宁波院士中心,不仅成为了热门打卡地,更是浙江省首批“浙江院士之家”和首批“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启用不到三年,宁波院士中心就已累计对接洽谈院士项目62个,促成31个达成合作。

院士中心.jpg
东钱湖文化始终离不开水,而水上运动是这湖泊最灵动的篇章。目前,东钱湖正在全力打造城市水上休闲运动胜地。今年4月起将陆续举办中国中学生帆船锦标赛、中东欧国际帆船赛、ILCA亚洲锦标赛、全国青年帆船联赛分站赛等顶级赛事。

在东钱湖畔,定位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富有中国江南韵味”的宁波首个世界级的会议会展中心,将成为宁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平台。

正如英国社会学家米切尔所言:“风景就是文化编码的巨大网络。”

在东钱湖这张巨网里,文化是流动的,包罗了历史、乡村、学术、运动等不同元素,在此碰撞与转化,让各个维度的钱湖之镜愈加丰富而饱满。

宋韵与现代:四个钱湖的融合新事

在众多世界名湖中,东钱湖对标什么湖?

答案是瑞士卢塞恩湖,一个兼具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湖泊,与东钱湖的气质相近。

打造一个国际名湖的目标,也恰与习近平总书记给东钱湖的定位——“建设成为文化型、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并无二致。

历任管委会领导班子以此为指引,开启了一轮轮高水平的开发建设。早在2015年,东钱湖就已成为首批17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并先后斩获“国际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国内最具自驾魅力景区”等诸多荣誉,成为湖泊型休闲度假模式发展的典范。

东钱湖经旅局副局长谌利表示:“东钱湖要走‘世界名湖’之路、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就需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宋韵文化’的研究、活化及运用迫在眉睫。”

NINPH_宁波柏悦酒店.jpg
宋韵文化是最具江南气派和鄞州地域特色的文化标识之一。“始建于宋前而成于宋”的东钱湖,是宁波宋韵文化遗存的中心和重点,无愧为“明州宋风源流地”。

2022年,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精心打造钱湖宋韵文化圈。鄞州区制定了《关于加强宋韵文化建设 打造东亚宋韵文化交流高地的实施意见》,计划以东钱湖为中心推动宋韵文化地标建设。

为了将宋韵之精髓体现于各方面,东钱湖正在努力答题,构建起东钱湖宋韵文化走廊,以及周边多个宋韵特色节点,通过推进官驿理想村、韩岭南宋风情街、东钱湖环湖宋韵文化景观带、南宋石刻公园提升等项目建设,打造“一廊,一馆, 一园”宋韵文化圈,让千年宋韵在东钱湖“流动”起来。

千年的底蕴,终将迎来绽放的时刻。

眼下,东钱湖作为构建“拥江揽湖滨海”都市战略的关键区域,如何进一步促进东钱湖区域高品质发展,助力打造首善之区,扩大东钱湖的国际影响力?

鄞州区委提出了打造“四个钱湖”的目标——续写“创智钱湖、文化钱湖、生态钱湖、共富钱湖”的融合新事。

微信图片_20221129165329.jpg
未来,在 45公里的青山环绕间,20平方公里碧波荡漾中,将形成宁波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源”;绘就钱湖版的现代秀美“富春山居图”;增强“近者悦、远者来”的吸引力;在“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的湖心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一阵风,吹起东钱湖湖面的阵阵涟漪。

这里,何止一个湖,因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厚的历史文化而起,因创新性、国际化而兴。

而这张“文化型、生态型的旅游度假区”非同寻常的名片,在自然、人文、艺术、生活的交融中,更加深入人心。

记者   仇  欢   张  晨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