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浙江省委书记频提的“地瓜经济”:是什么,怎么干?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3-02-02 08:40:26  点击:10581 
分享:
近期,地瓜经济一词又火了起来。开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谈了三个一号工程,其中就有强力推进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易炼红书记第一次在浙江提起“地瓜经济”。早在2022年12月13日,其在走访调研恒逸集团时,就已强调要用好“地瓜理论”,并转化为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大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在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同时,把根留在浙江,让块茎长得更加粗壮硕大。
习近平怎样解释“地瓜经济”?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2021年4月刊发的《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中,习近平在主政浙江期间非常重视并支持浙商发展。针对浙商要不要走出去发展,习近平曾形象地提出“地瓜经济”进行解答。
“地瓜经济”背后蕴含的深意,于浙江而言,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提出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战略。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地瓜理论”,生动地阐述了“站稳脚跟”与“扩大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指出,一部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业史;希望浙商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当时,对于浙商要不要走出去有不同看法,很多人担心大量浙商向外发展,会不会对浙江经济造成“空心化”。
对此,习近平形象地提出“地瓜经济”的比喻:
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上,藤蔓是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种全局意识和政治责任的体现;
要正确认识“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的关系,把在外浙商与浙江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促进在外浙商更好地为发展浙江服务。
“地瓜经济”的比喻把各方面的想法自然地统一了起来,大家对浙江经济的发展也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
广大浙商听了习近平这一番讲话,心里感到更有底了,也更发自内心地愿意为浙江经济发展作更多贡献。
大量事实表明,这些年浙商足迹遍及全国、全世界,对浙江发展不仅没有拖后,反而是一种促进。
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
把“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作为“一号开放工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一定是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充满豪情、充满力量、充满惊喜的一年。要强力推进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强浙江有机统一,推动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内外贸综合实力、重要开放平台、企业主体提能升级,;实现双循环战略枢纽地位再提升,推动大宗商品配置能力、物流通达能力、高端要素集聚能力跃升;实现制度型开放再提升,扎实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大服务领域制度开放力度,加快构建开放风险防控制度体系,全面增强我省中国式现代化新动能。
浙江桐乡:
如何打造“地瓜经济”?
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市,再到经济强市,善于“无中生有”的桐乡,敢闯敢拼、顶风开船,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站稳了脚跟,并一路跑到了嘉兴第一方阵、全省领先的位置。
当开放浪潮席卷而来,如果一味固守“一亩三分地”,显然已经不能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桐乡拥有万千市场主体,面对产业升级的动力、企业发展的张力、要素制约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亟需寻找新出路,拓展新空间。
从石门湾走出来的巨石,远赴红海之滨的埃及,将“玻纤之花”绽放在古老的尼罗河畔。玻纤版图一步步向全球扩张,巨石也成长为“一带一路”的明星企业。
开放是一个点石成金的过程,起步于阡陌乡村的他们,从田野走向了世界,由“小作坊”发展成链主企业、跨国企业——
2022年11月,桐乡4位企业家历史性受邀参加G20峰会,一张合影背后的“桐乡骄傲”刷爆朋友圈,也成为桐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缩影。
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也为桐乡外贸出口注入了“生机”。2022年,全市对外直接投资总额26.7亿美元,稳居嘉兴首位,累计实现外经带外贸60多亿元。
在阔步出海的过程中,桐乡企业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当地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人均收入与居民消费力,进而实现与沿线国家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纵使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地瓜的根茎,始终根植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越来越粗壮,带动着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当不少企业还在为原材料进口发愁时,一艘艘船舶,满载着振石控股集团雅石印尼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镍铁,从印尼纬达贝工业园区码头驶至嘉兴港。顺利打通“红土矿—镍铁—不锈钢”上游产业链的振石,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近年来,吸收阳光雨露茁壮成长的桐企,又被一种特殊的情感牵引,再一次亲密“拥抱”这片成长的土地,扛起建设高质量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责任与担当。
浙江温州鹿城:
如何创建“地瓜经济”示范区?
1月30日,温州鹿城区召开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大攻坚”暨人才和科技创新大会。据悉,2023年,鹿城区将大抓总部项目、争创“地瓜经济”示范区,并以此为重点举措,推进营商环境提标、发展空间重塑、产业项目招引、区域消费升级、人才创新集聚等五项攻坚工作,致力重构现代产业体系、重铸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浙江新春第一会上,浙江省委提出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将其作为新年三项“一号工程”之一。2023年,鹿城将把总部经济作为“地瓜经济”的典型形态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聚焦滨江商务区、西部新城等重点板块实施楼宇招商,盯引产业链配套强、产品附加值高、龙头带动力大的头部企业、总部项目,确保落地10家头部企业,新增总部项目50个以上。
以此为契机,鹿城将致力在引领性产业项目招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生产性服务业上,围绕温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等平台,招引金融、科技、商务、信息、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在数字经济上,打造滨江中央商务区数字港,推进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核心区扩容升级,招引落地一批项目。
2023年,鹿城将在重塑城市形态上持续发力攻坚,致力为提升发展“地瓜经济”、重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更多更大空间。鹿城将高规格打造滨江商务区、七都岛、西部新城启动区等重点板块;推进中国鞋都、轻工产业园区、炬光园等产业平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加快建设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温州城市数字科创园、鞋都时尚创意产业园等大孵化集群;加快推进旧村、旧工业区有机更新,推进小微园综合整治、提质升级,研究规范厂房租赁市场行为具体办法,让每一个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都能拥有自己的厂房。
此外,鹿城还将突出科创首位战略,打造中关村·创新中心、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国家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系统优化政务环境,让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常态;全面整肃基层站所审批服务、执法监管、资金使用等权力运行,推进营商环境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努力打造浙江省营商环境优质城区。
浙江乐清:
如何提升“地瓜经济”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构建了温州和上海的双总部格局,在全国建成了5大电气产业基地,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全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发言说,20年多来德力西的年营收翻了10倍,“藤蔓”延伸到了全国、全球,但企业的“根”始终留在乐清,近年70%的营收、40%的产值、60%的纳税都留在乐清。
胡成中的发言引发了在场许多企业家的共鸣,并与浙江省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之省、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举措不谋而合。“地瓜经济”的精髓在于:地瓜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它能长得粗壮硕大,很大程度靠藤蔓向其他地块的延伸扩张,汲取到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
靠“地瓜经济”发展起来的优秀制造业企业,在乐清比比皆是。作为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系统领域的明星企业,力达电器历时45年完成了在上海、广州的产业布局,现拥有覆盖珠三角及长三角、集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在北美、德国、日本配置了世界级研发团队。近年其总部从广州迁回乐清后,去年产值同比增长68.3%,这一佳绩格外引人注目。
同样,意华股份跨界进军光伏领域后,太阳能跟踪支架出货量居全球第一,前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增长28.12%、归母净利润上升113.13%;贝良风能专攻海上测风传感器,实现国家级首创性突破,打破国外垄断;伦特机电实现了非能动核电站进口堆内仪表系统国产化替代,去年销售额增长13%;中煤机械乳化液泵成为国内首台套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觉应用 “地瓜理论”,坚决走创新发展之路,将自己做成拥有独门绝技、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近年在“三重压力”叠加“两大变量”的严峻考验下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却能逆流而上、逆势上扬。
面对日益复杂的开放环境,乐清要打造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必须实现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内外贸综合实力、重要开放平台、企业主体的多线并行、提能升级。因此,昨天的大会就乐清制造业发展提出两大问题: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乐清怎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的韧性和竞争力?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怎么吸引更多优质的项目、资金、人才流入乐清?
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给出了明确有力的回答: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盆景变风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构建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多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承载力、虹吸力、辐射力,让乐清成为人才云集的“洼地”、客商投资的“福地”、产业发展的“高地”、创业创新的“宝地”。
无论是产业体系和营商环境的优化,都点明了“地瓜经济”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模式本质,在于“跳出乐清发展乐清”,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把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到底。乐清市政府在大会上发布了指向明确的《2023年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提出2023年力争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200亿元,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这一目标的设置是有底气的。去年,乐清克服多重困难的重压,通过政企合心、各界合力、上下合拍,逐步走出困局、实现逆势突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2亿元、增长3.8%,增速分别超出全省和温州0.7、0.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266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两千亿元、达2016亿元,规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两千家,上市企业达15家,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稳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特征进一步显现,累计荣获国家级荣誉12项、省级荣誉44项。

记者  张  晨  张  文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