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 世界侨网  日期:2022-03-08 11:56:39  点击:9690 
分享:
人民日报记者 刘诗瑶

黄嘴白鹭张开翅膀,轻轻栖停于郁郁葱葱的树冠上……海南东寨港周围的居民说,能重新看到这种珍稀鸟儿,主要得益于当地红树林重现生机。
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沟排水、围堰起垄、插种移苗……随着红树林保护修复持续开展,这里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记录鸟类从原来的180多种增至现在的200多种。
作为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在维持海岸带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红树林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加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是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从严格林地用途管制、清退养殖塘,到养护树体、培育种苗,再到巡护检查、落实责任,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依托,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中国成为世界上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少数国家之一。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红树林地面积40.60万亩。
 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编制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计划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1.88万公顷。根据《行动计划》的原则和要求,各地各部门落实保护优先,将红树林和适宜恢复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管理,实施严格保护。同时,根据生态演替规律恢复红树林。
  走进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让人倍感兴奋,不仅因为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还因为这里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上取得了新突破。
202168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笔5880吨的碳减排量转让协议,这标志着中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正式完成。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基金会开展活动时产生的碳排放。项目收益用于红树林的管护以及社区参与等工作,以持续维护红树林生态修复的效果。这个项目充分发挥了市场交易机制作用,实现了红树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
  在广东珠海淇澳红树林保护区,每年都有大量市民前来参观。人们对于红树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过去赶海挖贝等破坏资源的方式,转向生态教育、寓教于乐。这种变化,既能避免破坏红树林资源,又可以延长旅游时间,改善旅游体验,增加旅游收入。
此外,中国多地还在探索将生态修复与渔业资源增养殖结合起来。海南大学副教授赵鹏介绍,通过将废弃虾塘修复为红树林,利用天然生产力和饵料,增殖林下经济生物并实施可持续的资源采捕,能够实现生态系统不断改善,以及经济生物持续产出。  
专家认为,保护和修复好红树林,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功能,就能让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让红树林成为“金树林”。



2021130日,海南海口,大批鸟儿在东寨港红树林上空飞翔。  蒙钟德/人民图片

福建省漳州市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赵敏/人民图片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赵敏/人民图片 

 

相关新闻

    暂无信息